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航空   859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3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971.
AATE和ITEP计划下的涡轴发动机分阶段研发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蔓 《航空发动机》2016,42(2):98-102
为了探索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规律,通过收集整理美国AATE和ITEP两项计划中的2237 kW涡轴发动机GE3000和HPW3000研发的一些公开信息,结合美国国防科技的分类分阶段管理,再现了美国新型发动机阶段化研发的全貌.指出美国国防科研的分类管理体现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均衡发展的科技创新理念,国防武器装备研发的分阶段全寿命周期管理反映了基于技术成熟度对复杂系统研发有效的风险管控理念,实力相当的竞争在帮助军方获得最优装备的同时,也促使参与竞标的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了持续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72.
国外TBCC关键技术及试验设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系统梳理了TBCC发动机研究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并论述了国外开展相关研究建设的重要试验设备。其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进气道技术、模态转换技术、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技术和尾喷管技术;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单项技术攻关设备、关键部件验证设备、缩比原理机验证设备和全尺寸样机验证设备。从国外开展TBCC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试验设备建设的研究中得到几点启示,可为我国进行TBCC发动机研制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973.
2007年底FAA发布新的规章修正案,将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lectrical wiring interconnection system,简称EWIS)的适航要求以独立分部 H分部的形式纳入FAR 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将EWIS提升到飞机的一个重要综合系统来看待,其研制过程需进行系统性的考虑,EWIS的构型管理成为适航取证的重要关键环节。结合EWIS研制特点阐述了EWIS构型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并研究了EWIS构型管理的类别及关键内容,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对于民用飞机EWIS的研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4.
针对在轨服务卫星GNC系统的任务特性,设计了一套地面测试系统,经过相应模块扩展即可用于在轨服务技术支持.该系统已应用于某型号GNC系统的地面测试和在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地面测试系统由动力学仿真器、星上产品模拟器、ATS测试系统、三维显示系统组成,该系统充分验证了星上软件算法逻辑和硬件电气接口.增加三维避障、图像显示分析等模块后,测试系统实时性更强,可视化程度更高,能适应卫星在轨服务等复杂工况.  相似文献   
975.
摘要: 根据某型号搭载的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的测试任务,设计一套空间机械臂地面仿真与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利用空间机械臂模拟器进行半物理仿真,对空间机械臂控制线路盒的电接口和控制软件功能进行测试;二是采用吊丝卸载装置对空间机械臂真实产品进行全物理试验,对在轨任务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利用所设计的测试系统已经完成了某型号空间机械臂的地面测试与演示验证任务,目前该型号已经发射成功,空间机械臂已经成功完成在轨试验.所设计的空间机械臂地面仿真与测试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可以应用于其他空间机械臂产品的地面测试.  相似文献   
976.
视觉作为人认知环境的主要信息通道,在空间遥操作任务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面向空间站机械臂遥操作任务,通过对24名被试进行机械臂遥操作模拟平台实验,探索不同程度空间立体信息缺失对机械臂遥操作绩效、脑力负荷、距离感知和情境意识的影响,剖析不同立体信息在遥操作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局部立体信息对提高遥操作任务完成率、减少撞击操作等指标有重要作用;而全局立体信息更有利于减少机械臂冗余行走距离和限位操作次数;两者对脑力负荷水平的降低有显著影响,而对距离估计偏差和情境意识水平影响不显著。因此,根据不同任务类型选取合适的立体信息补偿,从多个角度完善立体信息的呈现对于保障遥操作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7.
高速柔性转子支承松动力学特征及动力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高速柔性转子支承松动的结构特征、力学特征以及多支点转子系统动力学设计的需要,研究了转子支承结构松动引起支承刚度非连续变化的产生机理,建立了支承松动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承松动转子系统存在混沌运动的条件,即当转子动力特性对支承刚度变化敏感时,受支承刚度阶跃影响,支承松动转子系统会产生混沌运动。根据多支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支承结构位置、刚度的相关性,采用优化支承位置和支承刚度的方法,使转子动力特性对支承刚度非连续变化不敏感,为多支点高速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978.
基于在线约束限制的飞行器预测校正制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预测校正算法在再入过程中弹道性能与约束无法保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倾侧角参数化的离线弹道优化与在线预测校正相结合的再入制导方法。基于平衡滑翔条件对过程约束进行分析,并证明了倾侧角剖面对射程的单调性。离线部分通过控制量参数化(CVP)方法构建控制模型,并使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对弹道进行优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弹道性能。在线部分利用Gauss-Newton法实时对弹道进行迭代求解,得出满足终端约束的倾侧角剖面,引导飞行器平稳、精确地飞向末端能量段并满足射程约束,Gauss-Newton法求解弹道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针对高升阻比飞行器导致平衡滑翔条件难以成立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强干扰使约束超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约束限制方法,对再入时的过程约束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投放偏差、飞行器参数与大气模型等不确定因素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弹道性能的保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9.
基于神经网络的变截面再生冷却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再生冷却结构优化研究存在参数对比范围窄、依赖于经验关系式等问题,根据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特点提出了一种变截面宽度再生冷却通道,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以通道出口燃油温度相对标准差、燃气侧最高壁温及壁温相对标准差为目标,预测了全参数范围内不同槽宽和、槽宽比及肋高下目标函数的变化规律,预测结果表明:当槽宽和较小时,增大肋高可以强化换热,但当槽宽和较大时,需减小肋高才能强化换热,这也揭示了为何有些文献中关于肋高对换热性能影响的结论会相反;此外,存在一个最佳槽宽比范围可使得三个目标函数均最低;增大槽宽和可以明显降低燃气侧壁温及其不均匀度,减小肋高可以缩小不同管道出口燃油温度的差异。从预测空间内可选取多组综合流动换热性能较优的结构,优化后三组目标函数的加权值降低了9.09%。  相似文献   
980.
Progress of Earth Observa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ustainability is the current theme of global development, and for China, it is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but also a challenge. In 2016, the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change was adopted, addressing the need to limit the rise of global temperatures. The United Nations (UN) has s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o transform our world in terms of closely linking human well-being,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healthy environm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the capability of macroscopic, rapid, accurate Earth observation techniqu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cently, Earth observation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 where scientists are building coordinated,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s for global monitoring programs. Recent efforts include the Digital Belt and Road Program (DBAR)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three poles". This and other researches will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 for solving problems such as global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