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170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01.
停靠阶段轨道姿态耦合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停靠阶段追踪飞行器轨道与姿态动力学和控制耦合问题,在两种控制律作用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轨道动力学和姿态动力学模型以及四元素表示的资态运动学模型,所给出的一个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2.
空间实验室天地一体化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器故障诊断不仅可以提高航天器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节约航天器安全寿命期成本。文中详细阐述了空间实验室天地一体化故障诊断系统方案。整个故障诊断体系由在轨诊断系统和地面诊断系统组成,在轨诊断系统具有部分自主诊断能力,地面诊断系统又分为系统级故障诊断和分系统级故障诊断。强调了基于模型推理技术(特别是多信号建模技术)在空间实验室天地一体化故障诊断系统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建模技术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组件化和网络化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03.
基于同轴线的传输/反射法测量射频材料的电磁参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景莘慧  蒋全兴 《宇航学报》2005,26(5):630-634
射频功能材料电磁参数的测量对于微波电路设计和吸波隐身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传输/反射法测量原理,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同轴夹具组成的测试系统对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甲醛、铁氧体及介电型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在10MHz4GHz频段内进行了测算。论证了Nicolson算法中的厚度谐振、多值性和相角跳变等问题,借助网络分析仪的扫频技术解决了多值性的问题,并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厚度谐振问题对于高损耗型受试材料不会出现,因此传输/反射法尤其适于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测试。  相似文献   
304.
航天器姿态机动的拟欧拉角反馈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四元数法给出了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一种拟欧拉角,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一种姿态反馈开关控制逻辑,并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5.
从空间分辨条件和反辐射导弹(ARM)几何运动的分析出发, 推导出ARM以任意角攻击预警机时,用附加辐射源和预警机共同组成的两点源,在运动中能够安全诱偏ARM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分析了ARM分辨角、攻击角和ARM运动速度等因素对诱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假定条件下的最佳两点源距离,给出了两点源诱偏效果图,并就如何在实际中构建两点源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06.
能量最省有限推力同平面轨道转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相似文献   
307.
陈尔康  荆武兴  高长生 《航空学报》2019,40(8):322992-322992
弹性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具有强非线性、强不确定性和刚体/弹性耦合的特点,对其状态和参数进行估计十分必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传感器布置策略和一种利用正交三角(QR)分解更新到达代价的滚动时域估计算法(MHE-QR)。首先,建立了考虑弹性的传感器观测模型并分析了传感器位置对可观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反映系统可观性的性能指标。传感器布置策略以此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将传感器布置问题转化为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并求解,即可得到最优传感器布置方案。然后提出了MHE-QR算法。在滚动时域估计的框架下,该算法利用前向动态规划原理将到达代价的计算转化为最小二乘问题,并给出了基于QR分解的到达代价更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布置策略和MHE-QR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估计精度、收敛速度和计算速度。此外,MHE-QR算法具有实时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08.
夏喜旺  荆武兴 《上海航天》2011,28(3):17-22,72
针对大气层外拦截器(EKV)轨控发动机垂直于体轴且导引头视场角极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固定推力发动机沿视线法向方向调整拦截弹速度矢量实施轨控的脉冲制导(PG)方法。制导开始时制导系统确定制导脉冲的施加时刻及制导脉宽,并引导制导系统选择轨控发动机执行;用施加修正制导脉冲的方式修正拦截双方地球引力加速度差对拦截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修正脉冲的施加时刻;选择修正制导脉冲施加时刻通过实施的脉冲修正方案消除末制导段的零控脱靶量。仿真结果表明:与修正的真比例导引制导相比,脉冲制导的能耗少、实施易,拦截过程中拦截双方的高度差越小,其拦截代价也越小。  相似文献   
309.
介绍DC/DC变换器中存在的各种瞬态特性,包括瞬态电压、瞬态电流及瞬态功率,并给出这些瞬态产生的机理.对这些瞬态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及识别,确保瞬态在可控范围内,不因电路中的各种瞬态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对DC/DC变换器中存在的瞬态特性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实际测试值.  相似文献   
310.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中继测控天线覆盖特性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初步建成,大大提高了低轨用户卫星的测控效率,但用户卫星中继测控天线有限的波束角影响了其对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覆盖率。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垂直于卫星轨道面方向的准半球状增益中继测控天线布局方式,适用于整星尺寸较大或使用晨昏轨道的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这种方式充分利用该方向对中继卫星的长时间可视弧段,能有效提高中继测控的覆盖率,对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覆盖率在95%以上。同时,单个中继测控弧段的平均时长约为60min,弧段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20min。其覆盖特性的各项指标相比于常规的对天面中继测控天线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显著提高中继测控任务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