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7篇 |
免费 | 407篇 |
国内免费 | 37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72篇 |
航天技术 | 658篇 |
综合类 | 454篇 |
航天 | 5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49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内埋式弹舱流场特性及武器分离特性改进措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改善内埋弹舱的流场特性以及内埋武器分离特性,采用在弹舱前缘悬细金属条的方法对弹舱流场进行流动控制,并在高速风洞中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舱底静态压力试验结果以及脉动压力试验结果,研究了武器模型处于不同分离位置时流动控制对弹舱流场特性的影响;通过测量武器模型力和力矩,研究了流动控制对武器分离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武器模型处于不同分离位置时,该流动控制方法对弹舱底部静态压力分布以及总声压级分布的影响是相似的;当弹舱的流场类型为过渡/闭式穴流动时,采用该流动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舱内的静态压力梯度,并能有效改善武器的分离特性;当弹舱的流场类型为开式穴流动时,采用该流动控制措施能有效抑制舱内产生的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582.
583.
以捷径法提高射线追踪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捷径法对射线追踪法进行改进. 射线追踪的计算时间主要耗费在求交判断上. 通过实际计算并记录一条射线管的轨迹,作为其后若干条射线管求交计算的优先参考,避免了再次进行漫无目的的遍历式求交,从而大量减少进行实际计算的射线管数量,节省射线求交运算时间. 经编程计算验证,该优化算法能够在保证相当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射线追踪法的计算效率,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4.
大客机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大客机项目所研制的飞机必须高效且有市场竞争力.而航空电子系统作为飞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飞机的设计理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85.
变直径倾转旋翼机作为一种新构型倾转旋翼机,通过对其飞行特性进行仿真,可根据仿真结果为设计阶段的变直径方案选择提供设计依据。本文建立了变直径倾转旋翼机飞行性能计算模型和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对样机进行仿真计算。根据参数对于飞行性能及配平结果的影响,规划算例样机的旋翼直径变化范围、变直径时机及变直径操纵策略,得到样机最佳旋翼直径变化范围为0.7R~1.15R,最佳变直径时机为:360 km/h固定翼模式前飞时完成旋翼直径增大过程,250 km/h固定翼模式前飞时完成旋翼直径减小过程。同时基于西科夫斯基变直径旋翼设计了一种变截面扭管形式的变直径旋翼操纵策略。 相似文献
586.
综述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刀具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影响刀具磨损的因素,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87.
臧建峰%肖军%李勇%吴海桥 《宇航材料工艺》2007,37(1):44-46
根据可展曲面上“自然路径”与测地线等价原理,应用沿弧长展开方法,研究了柱面上“自然路径”轨迹生成、铺带头轨迹坐标和姿态坐标计算模型与方法,讨论了简单边界的处理原则与方法,为实现柱面自动铺带CAD/CAM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8.
先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铁镍和铁钴氧化物前驱体,通过对前驱体在氢气中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还原Fe25 Ni75、Fe50Ni50和Fe50C050合金粉.通过SEM、XRD分别对合金粉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测量了合金粉的静磁性能以及0.5-6 GHz的磁导率,并通过传输线理论计算了合金粉的微波吸收系数.结果表明:氢气还原后的Fe25 Ni75、Fe50 Ni50和Fe50c050分别为单一Ni3Fe相、FeNi相和FeCo相,晶粒大小分别为53、66、36 nm,舍金粉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Fe50Ni50合金粉在2.5-6 GHz吸收系数低于-10 dB,具有优异的微波中低频段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589.
采用实验测量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型扑旋翼多自由度复杂运动及运动与气动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机械式扑旋翼运动模型,使用高速摄影测量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测量了扑旋翼的运动与变形,并将此结果作为数值仿真的输入,进一步研究了翼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1)扑旋翼的拍动角近似三角波变化,旋转角随时间线性增加,俯仰角在初始迎角附近波动,并有三个波峰;2)弦向弯曲度的变化规律近似为三角波,沿展向不同位置有相位差异,展向扭转角的变化规律接近于梯形波;3)扑旋翼运动产生的翼尖涡、前缘涡与后缘涡形成了复杂的涡环,涡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翼的瞬态气动力的产生;4)扑旋翼的柔性变形能够带来平均和峰值升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