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92篇 |
免费 | 2358篇 |
国内免费 | 131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767篇 |
航天技术 | 1611篇 |
综合类 | 833篇 |
航天 | 25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99篇 |
2022年 | 507篇 |
2021年 | 527篇 |
2020年 | 504篇 |
2019年 | 455篇 |
2018年 | 401篇 |
2017年 | 525篇 |
2016年 | 388篇 |
2015年 | 507篇 |
2014年 | 543篇 |
2013年 | 573篇 |
2012年 | 698篇 |
2011年 | 663篇 |
2010年 | 640篇 |
2009年 | 646篇 |
2008年 | 583篇 |
2007年 | 560篇 |
2006年 | 550篇 |
2005年 | 414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282篇 |
2002年 | 283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基于极值理论的平尾结冰飞行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结合极值理论与Copula模型来量化评估平尾结冰条件下飞行风险概率的方法。通过建立人-机-环复杂系统模型,对平尾在进近与着陆过程中的结冰情形进行仿真,采用蒙特卡罗法提取平尾结冰极值参数,验证了所提取极值参数符合一维广义极值(GEV)分布,根据飞行风险的定义和相关安全性准则,建立了平尾结冰飞行风险发生的判定条件,计算得出一维极值飞行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选取Copula模型来描述二维极值参数的相关性,对多种Copula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对精度进行验证,得出Joe Copula模型对二维极值分布的描述最为准确,运用Joe Copula模型计算出二维极值飞行风险概率,有效解决了一维极值具有的局限性。所提方法对飞行安全评估等理论有一定参考价值,能为平尾结冰飞行事故的预防提供分析和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63.
排气式气囊最大过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排气式气囊进行数学建模,研究了排气式气囊的整个缓冲过程。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对圆柱形排气式气囊的仿真计算,得到了圆柱形排气式气囊的尺寸、初始参数等因素与最大过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很好的验证,可以为后续气囊的设计试验提供帮助,并为中国下一步开展月球及火星着陆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旋转坐标系稳态方程,研究了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的换热。主要讨论了流动对换热的作用以及旋转系下各力对换热的影响,给出了盘腔内的换热随各无量纲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哥氏力的增大削弱了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的换热,惯性力和浮升力的增大增强了换热;反映在无量纲参数上,随着进口雷诺数的提高,盘腔内的换热增强;随着瑞利数的提高(提高转速),盘腔内的换热经历一个缓慢变化-突增-缓慢变化的过程,换热的突然增强是冷气流穿透盘腔所致。 相似文献
65.
66.
针对SiCf/β21S钛基复合材料,采用Ti-Zr-Cu-Ni-Co系新钎料,进行了钎焊实验和接头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960℃/10min规范下的钎缝组织形貌单一,钎焊接头剪切强度平均值为157.8MPa;960℃/10min/5MPa规范下的钎缝主要由层片状组织组成,接头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291.2MPa,较前者提高了85%左右,该接头经过900℃/2h热处理后组织变化不大.钎缝中的缺陷以及Ti和Zr与Cu,Ni和Co三种合金元素形成的脆性化合物相在接头中所占比例对接头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7.
68.
企业生产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80年代,企业生产系统所片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与其相关的诸多方面的变化,也使传统的生产系统评价体系不再适应现代生产系统;发展适应现代环境的生产系统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生产战略角度论述了企业生产系统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其内涵的发展与演变,对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造了适合现代企业生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应用本文所述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9.
利用1992年10月27日耀斑极为完整的高质量观测资料,通过对可见光、软X射线和硬X射线图像和光谱的综合分析,诊断耀斑过程中的热与非热性质,结果表明,在这个事件中,热与非热过程并存且在时空演化上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