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06篇 |
免费 | 2321篇 |
国内免费 | 99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55篇 |
航天技术 | 1931篇 |
综合类 | 1293篇 |
航天 | 19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355篇 |
2013年 | 374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520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473篇 |
2007年 | 446篇 |
2006年 | 378篇 |
2005年 | 318篇 |
2004年 | 220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252篇 |
1999年 | 347篇 |
1998年 | 331篇 |
1997年 | 263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04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195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106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旋翼桨‑涡干扰气动载荷计算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自由尾迹耦合模型,为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耦合策略进行不同计算域间的信息交换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声类比法的FW‑H方程构建了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的计算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以OLS(Operational loads survey)旋翼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大气环境对旋翼噪声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旋翼噪声辐射特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逐渐由桨盘前行侧转变为指向桨盘前方,噪声幅值先增大后减小。文中从桨‑涡干扰距离、干扰位置变化角度计算分析了大气压力、音速及空气密度等环境参数对旋翼桨‑涡干扰噪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22.
为提高航天器研制试验的可靠性及地面试验质量,正确评定试验条件,文章初步提出了虚拟噪声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各分系统的虚拟仿真方法。系统利用VAOne及MATLAB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为卫星动力学试验提供复杂结构的试验仿真和预示,为试验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今后应进一步实现系统的机电耦合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223.
224.
Heilbronn L Frankel K Holabird K Zeitlin C McMahan MA Rathbun W Cronqvist M Gong W Madey R Htun M Elaasar M Anderson BD Baldwin AR Jiang J Keane D Scott A Shao Y Watson JW Zhang WM Galonsky A Ronningen R Zecher P Kruse J Wang J Cary R 《Acta Astronautica》1998,42(1-8):363-373
In order to help assess the risk to astronauts due to the long-term exposure to the natural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 space,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primary radiation field is changed when passing through shielding and tissue materials must be obtained.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hange in the primary radiation field after passing through shielding materials is the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particles from the breakup of the primary. Neutron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econdary particle field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high biological weighting factors, and due to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especially behind thick shielding scenario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the estimation of the risk from exposure to the secondary neutron field must be handled using calculational techniques. However, those calculations will need an extensive set of neutron cross section and thicktarget neutron yield data in order to make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risk.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survey the existing neutron-production data set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the space radiation transport problem, and we point out how neutron production from protons is different than neutron production from heavy ions. We also make comparisons of one the heavy-ion data sets with 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 (BUU)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225.
226.
针对单传感器跟踪空间邻近目标过程中存在航迹交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结构的跟踪与航迹关联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单帧航迹全局最优航迹关联的基础上,通过航迹关联质量检测传感器航迹是否存在交错,然后构造交错航迹对的拟测量,并根据拟测量误差协方差计算融合“测量”,最后由融合中心对融合“测量”进行全局最优点迹-航迹互联和交互多模型(IMM)滤波更新融合航迹.考虑分布式融合系统约束情况,给出采用次优拟测量的替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航迹关联算法相比,联合优化算法能够明显提高目标跟踪精度和身份正确率. 相似文献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