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61篇 |
免费 | 9641篇 |
国内免费 | 270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447篇 |
航天技术 | 3062篇 |
综合类 | 1637篇 |
航天 | 35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348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557篇 |
2019年 | 1169篇 |
2018年 | 1380篇 |
2017年 | 1290篇 |
2016年 | 1334篇 |
2015年 | 1378篇 |
2014年 | 1441篇 |
2013年 | 1401篇 |
2012年 | 1352篇 |
2011年 | 1346篇 |
2010年 | 1453篇 |
2009年 | 1512篇 |
2008年 | 1329篇 |
2007年 | 1165篇 |
2006年 | 950篇 |
2005年 | 705篇 |
2004年 | 562篇 |
2003年 | 496篇 |
2002年 | 518篇 |
2001年 | 519篇 |
2000年 | 471篇 |
1999年 | 628篇 |
1998年 | 582篇 |
1997年 | 493篇 |
1996年 | 447篇 |
1995年 | 353篇 |
1994年 | 353篇 |
1993年 | 392篇 |
1992年 | 327篇 |
1991年 | 436篇 |
1990年 | 361篇 |
1989年 | 371篇 |
1988年 | 266篇 |
1987年 | 157篇 |
1986年 | 79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对于光纤陀螺捷联惯性测量组合减振设计中常用的八点减振隔振模式和四点减振隔振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建立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可为光纤捷联惯组减振设计和误差分析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3.
104.
在战时,舰船会由于卫星信号受干扰等情况影响而无法获取准确的当地地理位置信息。这就需要船舶能够在行进中估计纬度。为提高纬度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舰船行进中纬度估计算法优化及误差抑制方法。首先利用重力加速度在惯性坐标系的投影,构建几何解析方程求解一定精度的纬度信息。通过选取重力加速度最优积分区间,提高了动基座条件下的纬度估计精度。行进中的舰船易受风浪等因素影响,导致罗经测量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受到严重干扰,因此纬度估计精度下降。针对该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外部扰动误差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舰船行进中的纬度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当前典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研究了低动态条件下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噪声特性,运用小波多尺度变换方法进行了噪声各频段分量对导航精度影响的深入研究及仿真分析,然后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了实测数据滤波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光纤陀螺噪声的低频段部分是影响导航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而对陀螺高频段噪声的滤波措施对导航精度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06.
107.
基于动态RBF网络的发动机起动过程模型辨识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各截面气流处于亚临界状态 ,难以利用传统的气动热力学方法进行建模的问题 ,本文利用发动机地面试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 ,采用动态径向基 (RBF)神经网络的方法 ,建立了航空发动机起动过程动态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发动机模型具有动态性好 ,精度高的优点 ,开辟了发动机中小转速建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了一种利用压力面与吸力面间压差产生射流旋涡的被动流动控制技术以改善压气机叶栅的气动性能,在进口马赫数Ma=0.67的高速扩压叶栅上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射流旋涡可有效增强吸力面附面层与主流间的能量交换,改变下游壁面涡的结构和尺寸,推迟流动分离,减小角区损失。当射流距分离线或端壁较近时,当地较厚的附面层使得旋涡上洗区的掺混损失增加;而射流距分离线或端壁过远时均会减弱下洗区能量注入对角区低能流体的影响;指向端壁的射流会增加壁面涡强度,而沿远离端壁方向过大的偏角则会减弱射流旋涡强度,从而减弱其控制效果。当射流轴向距叶片前缘xj/cx=40%、沿叶高距端壁h/H=15%、射流偏角β=60°时,其改善栅内流动的效果最佳,总压损失减小可达5.2%,而射流流量仅相当于主流的0.27‰。 相似文献
109.
对吸力面施加合成射流激励的高负荷压气机静叶栅展开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不同激励参数对单缝合成射流改善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并探索分段式合成射流控制流动分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单缝合成射流对栅内流动的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射流切向动量注入带来的气动性能改善与射流输运过程的附加流动损失。单缝合成射流具有较为宽广的有效频率范围,当激励频率等于主流流过叶型的频率且射流满足有效激励动量要求时,对叶栅气动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总压损失降低约14.26%。分段式合成射流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叶高处分离起始点沿轴向变化对最佳流动控制位置的要求,在不增加有效射流面积的前提下可较单缝射流更为有效地控制流动分离,此时的损失降低幅度高达15.84%,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激励位置对于非定常激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在叶片缘板部位设置干摩擦阻尼块后的叶片减振效果问题,进行理论模型简化后,利用传递矩阵法进行分析计算。为了验证传递矩阵法的计算结果,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缘板干摩擦阻尼叶片减振进行计算。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适合于链状结构系统的传递矩阵法可以成功应于板状结构系统,且算法与结果均正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