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7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航空   3258篇
航天技术   709篇
综合类   344篇
航天   105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71.
温度循环试验中试件表面出现结露,会对试件造成损害。文章对典型温度循环舱内大热惯性试件的表面结露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舱内水分来源,并测量了舱内压力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舱内压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风机进风口的负压造成了舱外湿空气侵入舱内;而试验前舱内蒸发器表面存有的霜层,也是造成低温向高温的切换过程中舱内空气露点温度升高的重要原因。采用氮气流量控制,可有效维持舱内的正压,同时抑制升温阶段舱内空气露点温度的快速升高,规避试件表面结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72.
空间粉尘携带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量信息,从星系起源到行星系演化,甚至携带了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空间粉尘环境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了解深空环境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空间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科学载荷技术的发展,粉尘环境探测器能力也逐渐由单纯记录事件向记录粉尘物化特征扩展。文章综述了目前已经开展的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项目,并以高速撞击效应为切入点讨论了以光学、应力及声波、电学测量、原位捕获与返回检测等技术手段为主的空间粉尘探测技术,指出未来随着深空探测项目的开展和探测对象的扩大,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需求会推动具有复合功能、低质量功耗、高精度的探测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3.
航天器磁性测量误差因素及精度评估与航天器结构尺寸、磁矩量级、内部磁性分布特征,以及所用的磁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等有密切关系。近场分析法是航天器磁偶极矩测定中经典有效的测试方法。文章就该法在航天器磁测试中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因素及精度评估逐一进行详细论述和深入剖析;针对中大尺度航天器正置态磁测试中垂向磁矩测试结果存在的误差,提出提高测试精度和改进误差评估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给出航天器磁测试有效性综合评估的基本条件和评判标准,得到不同尺度航天器磁测试误差的预估参考范围。文章所述航天器磁测试误差因素及精度评估技术对于提高航天器磁测试精度、有效控制航天器磁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考查应用新型磁强计——金刚石氮空穴(nitrogen-vacancy, NV)色心系综磁强计进行电路诊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金刚石NV色心系综磁强计的基本原理出发,搭建了一套光纤耦合金刚石NV色心系综磁强计测试实验系统,将探头紧贴于电路导线外壳,通过测量磁强计处磁场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电路的诊断。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NV色心系综磁强计对电路异常引起的磁场变化响应明显,对电流的分辨率优于50 mA;当探头和导线距离发生变化时,观测信号曲线呈现明显的台阶,空间分辨率优于0.4 mm。本系统采用更加简洁的方案实现了10 μT量级磁场分辨率的性能指标,能够诊断出电路的电流变化并进行精确定位,可广泛应用电路无损检测及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75.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分类中特征信号微弱、信号非线性和多尺度特征难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优化多尺度排列熵(MPE)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ICEEMDAN)对轴承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实现信号降噪;通过粒子群算法(PSO)对MPE进行优化,提出PSO-MPE特征提取方法,参数优化后的MPE能够提取更为关键的特征信息;将所得的排列熵输入到CNN中进行故障分类以及降维可视化分析。以凯斯西储大学开放轴承数据库样本为测试对象,将文章所提出的ICEEMDAN-PSO-MPE-CNN方法与ICEEMDAN-PSO-MPE-RNN、CEEMDAN-SVM、ICEEMDAN-PSO-MPE-SVM等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和效率更高,在T-SNE可视化下的分类效果更明显,能够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检测。  相似文献   
76.
着眼于提升临近空间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能源利用效率,文章探究环形CW型原表面回热器通道流动换热与熵产特性。以其换热单元体为研究对象,采用k-ε湍流模型和周期性边界条件,通过分析回热器流道出口截面的速度和温度参数分布,讨论了冷热侧进口参数(雷诺数、温度)对回热器流动特性与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雷诺数会使冷热侧出口截面温度降低、速度提升,形成中心涡,使流道侧壁摩擦阻力及压力损失增大,导致回热器换热性能下降。熵产分析验证了此结论:随雷诺数增大,换热单元总熵产率增大。雷诺数不变时,改变冷热侧进口温度,结合面优度系数和总熵产率的综合变化,得到回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为燃气进口温度874.8 K、空气进口温度485.6 K。  相似文献   
77.
为有效实施对航天员的空间辐射防护,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CT)建立了精细化男性体素模型;基于Geant4建立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空间站轨道辐射经过舱壁(5 g·cm-2等效铝屏蔽)后在体模中的辐射剂量;分析了不同辐射粒子在体素模型组织或器官中的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计算结果表明:航天员体内吸收剂量大约80%来源于地球辐射带(ERB)质子;大约14%来源于银河宇宙线(GCR)质子;α粒子的剂量贡献占比约为5%;其余重离子的剂量贡献占比在1%左右。另外,航天员吸收的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50%左右来自于ERB质子,另50%左右来自于GCR粒子。计算结果将有助于评估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的潜在辐射风险并提供辐射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78.
针对某航天器动力系统管路布局分散造成系统温差大、控温难的问题,结合动力管路温度指标要求和边界环境条件,采用以被动热控措施为主、辅以电加热主动热控措施的设计方案。分析确立动力管路的热环境,建立换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整器热平衡试验,选取不同工况,验证了动力系统氧化剂管路和燃烧剂管路温度均维持在8~20 ℃范围内的热控设计结果。该方案对各类航天器的动力管路热控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9.
Satellite networks have many inherent advantages over terrestrial networks 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Routing aimed at satellite networks has become a hot and challenging research topic. Satellite networks, which are special kind of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DTN), can also adopt the routing solutions of DTN. Among the many routing proposals, Contact Graph Routing (CGR) is an excellent candidate, since it is designed particularly for use in highly deterministic space networks. The applicability of CGR in satellite networks is evaluated by utilizing the space oriented DTN gateway model based on OPNET(Optimized Network Engineering Tool). Link failures are solved with neighbor discovery mechanism and route recomputation. Earth observation scenario is used in the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CGR’s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GR performances are better in terms of effectively utilizing satellite networks resources to calculate continuous route path and alternative route can be successfully calculated under link failures by utilizing fault tolerance scheme.  相似文献   
80.
Space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S-VLBI) is an aperture synthesis technique utilizing an array of radio telescopes including ground telescopes and space orbiting telescopes. It can achieve muc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 than that from the ground-only VLBI. In this paper, a new concept of twin spacecraft S-VLBI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utilizes the space-space baselines formed by two satellites to obtain larger and uniform uv coverage without atmospheric influence and hence achieve high quality images with higher angular resolution. The orbit selections of the two satellites are investigated.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and actual launch conditions are all taken into account in orbit designing of the twin spacecraft S-VLBI. Three schemes of orbit design using traditional elliptical orbits and circular orbits are presented. These design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scientific goals. Furthermore, these designing ideas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Chinese millimeter-wave S-VLBI 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