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详细介绍了用于FY 1C卫星的 10通道扫描辐射计系统性能、光学设计、电子学设计、辐射定标和主要元部件的指标性能以及卫星发射后的在轨测试结果。同时还与当前国际同类仪器的水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
翁培奋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1993,8(4):409-411,422
本文研究了 S弯进气道在大攻角条件下的畸变流场特性。结果表明 ,S弯进气道出口的总压低能量区位置和攻角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对应关系。本文提出可以用管道出口的低能量气流位置角度作为 S弯进气道旋流的一个监测参数  相似文献   
83.
S弯进气道旋流的转动叶片模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S弯进气道中旋流模拟的一个新方法,即叶片模拟技术。通过调节进气道进口附近的可转动叶片,可使管道出口截面上旋流流动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反向旋转的固体涡。实验研究表明:利用可调叶片的旋流模拟技术可以较好地模拟发动机进口的有旋流动,为进气道/发动机的性能匹配研究提供一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决热障涂层隔温温度测量方法缺乏规范性及精确测量体系欠缺的问题,提出在热障涂层上、下两侧制作薄膜型 热电偶测量热障涂层隔温温度的试验方案,利用MEMS 工艺在热障涂层两侧实现Pt/PtRh 薄膜型(< 1 um 厚)热电偶微制造工艺, 进行热障涂层在高温热流动态环境下的隔温效果初步测定试验,并提出1 种热障涂层隔温效果的标准化测量体系与测量规范。结 果表明:该Pt/PtRh 薄膜型传感器可以测量1200 ℃左右的高温。  相似文献   
85.
通过讨论Spread-F扰动初值对于研究R-T不稳定性的必要性,分析初值扰动提取在人工诱导电离层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次提出了应用伴随理论将电离层不稳定性基本方程与Spread-F观测资料相结合提取其扰动初值的方法. 推导了电离层不稳定性方程的伴随模式并进行数值模拟实验, 结果表明电离层不稳定性方程能够较好描述 Spread-F的发展过程; 伴随模式在利用不同迭代初值以及不同时刻观测资料进行反演时, 均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表明利用伴随模式反演电离层 Spread-F初始扰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This study uses ECMWF fifth-generation reanalysis, ERA5, which extends to the mesopause, to construct the Initial Conditions (IC) for WACCM (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Because the biases between ERA5 and 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Broadband Emission Radiometry (SABER) temperature data are within ±5 K below the lower mesosphere, ERA5 reanalysis is used to construct IC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Four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simulate a 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 (SSW) event from 5 to 15 February 2016. The simulation using the WACCM default climatic IC cannot represent the sharp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 during SSW. In contrast, the 0~4 d forecast results driven by ERA5-constructed IC is consistent with ERA5 reanalysis below the middle mesosphere. Comparing with WACCM climatology ICs scheme, the ICs constructing method based on ERA5 reanalysis can obtain 67%, 40%, 22%, 4% and 6% reduction of temperature forecast RMSE at 10 hPa, 1 hPa, 0.1 hPa, 0.01 hPa and 0.001 hPa respectively. However, such improvement is not shown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相似文献   
87.
S弯进气道旋流缩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培奋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1994,9(3):310-312,337
本文提出的旋流缩涡法采用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缩涡器, 是一个金属薄片弯成的框架。这个缩涡器框架被安置在进气道喉道前, 通过4个薄片固定在模型上。实验研究表明:该法可缩小由S弯进气道进口分离所造成的单涡旋流作用范围, 并提高出口截面平均总压系数。   相似文献   
88.
一种腹下S弯进气道低速大攻角下气动特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一种腹下S弯进气道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低速大攻角下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随出口马赫数的增加,腹下S弯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不断下降,稳态周向畸变指数、紊流度和综合畸变指数均上升;出口马赫数为0.45时,进气道出口总压信号的功率谱在220Hz处存在峰值,内通道发生了局部流动分离;与地面抽吸状态相比,该进气道在低速大攻角状态下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虽综合畸变指数也偏大,但能够满足发动机正常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机翼热气防冰数值模拟中,根据N-S方程求解流场,用Euler法获得水滴撞击特性,通过蒙皮导热将求解得到的内外流场进行耦合传热并达到稳定后,开始模拟结冰,来进行机翼热气防冰及形成溢流结冰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热空气防冰数值模拟是可行和合理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机翼热空气防冰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由于引气温度不足或机翼热空气保护面积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溢冰高度和位置。分析了供气温度、防冰区域对翼面溢流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气温度直接正向影响热交换后蒙皮表面温度。供气温度越低,溢流冰形高度越高,对气动特性影响也越大;热防护区域范围对溢流结冰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热防护区域越大,冻结位置距离驻点越远,而且冰形高度越低,对气动特性影响也越弱。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给出了 S弯进气道出口截面上的静压场测量结果。研究表明 ,在不同的进气攻角下 ,S弯进气道出口截面上的静压是不均匀的。攻角愈大 ,静压场畸变愈严重。在进行旋流场研究中 ,如果攻角较大 ,需认真考虑以往壁面 4点线性加权平均压力场处理所带来的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