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在充分考虑无人攻击机自动驾驶仪动态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垂直命中目标的末制导律.该制导律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无人攻击机终端命中角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攻击精度,提高了作战效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满足电视制导无人机的战技指标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我国现阶段正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推出资本项目开放措施。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都证明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利弊共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疏导和防范开放带来的系列风险,采取有力措施将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降到最低点,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探讨2005年7月21日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开放资本账户过程中所面临的银行体系风险、资本流动性过剩风险和资本流动逆转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倾斜环缝喷孔式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权  翁春生  白桥栋 《推进技术》2014,35(4):570-576
为了验证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起爆过程和传播机理的理论研究,采用了1.0mm,1.6mm以及2.0mm三种尺寸的倾斜环缝喷孔结构,以H_2/O_2切向喷注的预爆轰管进行起爆,进行了H_2/Air组合方式的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6mm环缝获得了最佳的试验结果,爆轰波频率为5.0~5.3kHz,对应的传播速度为1460.1~1547.7m/s。通过对旋转爆轰波传播机理的分析,验证了爆轰波存在三种传播方式:正转、反转和双波头对撞。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粉末爆轰发动机的粉末燃料供应特性,通过搭建一套流化仓内气固流动状态可视化的实验系统,采用称重传感器和静态压力传感器对粉末流化质量和流化仓内部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电子天平精确测量粉末流化质量,对不同预压压力下粉末流化的时间均匀性,不同活塞速度下粉末流化的空间均匀性、粉末流化的流化能力特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粉末爆轰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时间为流化仓的压力稳定阶段和压力保持阶段;粉末在0.4-2MPa的预压压力下,其流化的时间均匀性几乎不变,且明显优于无预压下的粉末流化;粉末流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均匀性,但其随着活塞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粉末爆轰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的气固比具有一个临界值,当实际气固比处于临界值以下时,会造成粉末来不及被流化气带走从而在流化仓中进行堆积最终堵塞流化仓;而当实际气固比高于临界值时,粉末流化能力随着活塞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5.
民用飞机融合式翼梢小翼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用飞机性能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降低空气阻力。在巡航状态下,如果能减小机翼的诱导阻力,则全机的减阻效果将会得到很明显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民用飞机机翼为设计平台,通过加装融合式翼梢小翼来减阻,并在设计了初始小翼的基础上,将减阻作为设计目标,对翼梢小翼的平面几何形状进行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流动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46.
翁方龙  周少伟  朱民 《推进技术》2021,42(10):2306-2314
针对贫预混燃烧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燃烧振荡问题进行主动控制技术研究,一般需依赖于较为准确的火焰动力学模型,但是通过仿真或者试验测量得到完整、准确的非线性火焰动力学响应特性都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声学分析,结合非线性建模方法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描述函数的热声耦合系统分析方法,既能够体现火焰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又便于实验测量与系统辨识。本文针对旋流预混燃烧室的热声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系统辨识得到热声耦合系统的描述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热声耦合系统时域仿真分析。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包含火焰动力学过程的声波传播过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并且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描述函数的幅值和相位随扰动量幅值变化规律体现出较一致的规律;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辨识得到的描述函数可以对燃烧室中的热声耦合形成过程和极限环振荡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7.
为验证对接动力学仿真试验台再现对接动力学过程中频率0~6 Hz相对运动的能力,用弹性棒方案再现频率0~6 Hz的碰撞过程,由建模与设计计算选定弹性棒的悬臂长度、刚度和航天器质量等设计参数,仿真分析了碰撞过程的接触碰撞力、变形量与速度,以及再现频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参数合理,精度考核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48.
相似预报法在电离层TEC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相似离度衡量样本间的相似程度, 并利用相似预报法对厦门一个GPS台站2004年电离层TEC观测数据进行了24,h预报试验. 结果表明, 预报相对误差与地磁活动水平密切相关, 地磁扰动条件下相对误差明显高于地磁平静时刻; 预报相对平均误差为18.022%, 地磁扰动时为44.896%, 地磁平静条件下为11.676%; 预报相对误差在10%, 20%, 30%, 40%以内的累积比例分别为38.209%, 65.075%, 84.984%,90.448%. 如果使用中纬地区或地磁平静期间的电离层TEC数据, 预报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49.
基于IRI背景场的单站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有效解决电离层TEC观测数据稀疏时重构问题, 引入IRI-2007作为背景场,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和克里格方法重构了电离层TEC地图, 使用交叉检验方法检验了引入背景场前后的重构精度. 结果表明, 引入背景场后, 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边缘地区的发散现象, 另一方面重构网格点上绝对误差在 -0.25~0.25 TECU之间的比例分别提高了约70 %和100 %, 误差统计基本呈正态分布. 可以通过引入更加精确的背景场或使用逐步订正方法进一步提高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50.
基于频域分离算子的SINS抗晃动干扰初始对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恭敏  白亮  翁浚  秦永元 《宇航学报》2011,32(7):1486-1490
在基于惯性参考系的捷联惯导系统(SINS)初始对准算法中,使用一次积分抑制线晃动干扰作用有限。通过分析惯性系重力矢量和晃动干扰加速度的频率特点,引入频率分离算子概念,特别是使用频率特性精心设计的无限冲击响应(IIR)滤波算子时,能够有效抑制线晃动干扰,同时对反映重力信息的比力和惯性系重力参考矢量实施同步滤波,使它们都能顺利通过,即使在滤波器输出没有稳定的情况下也可给出可靠的初始对准结果,从而实现快速精确初始对准。车载试验验证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用于SINS抗晃动干扰精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