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431篇
航天技术   100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内燃波转子影响涡轴发动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是一种集波转子增压技术、等容燃烧技术和涡轴发动机技术为一体的新概念发动机。介绍了内燃波转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数学模型,开展内燃波转子通道出口气流马赫数变化对涡轴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探讨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状态参数变化规律,验证了内燃波转子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涡轴发动机性能,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比功率和热循环效率最大提高了35.79%,耗油率SFC最大减少了26.37%。  相似文献   
182.
对国外极月轨道月球卫星的热设计进行了概述,并以一个极月轨道月球卫星为例,介绍了采用单自由度太阳帆板技术的某极月轨道月球卫星.针对该卫星,对其奔月飞行和在极月轨道上环月运行时的外热流与空间散热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该卫星的热设计方案,重点对有效载荷热控问题, ±y侧仪器设备的热控问题,以及热控百叶窗的应用技术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3.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频高速流体振荡器,并采用热线风速仪、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等测量手段,对其频率-压力响应特性、速度-压力响应特性及内部压力传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流体振荡器工作频率约为900 Hz,进出口压比为2时,其出口射流速度范围为75~239 m/s。建立了振荡周期/频率与内部尺寸的关系式,验证了振荡器内部的压力传播与反射机制,并用压力的作用机制解释了射流偏转的两个阶段,为今后设计不同流动条件下所需的流体振荡器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4.
发动机榫头/榫槽接触问题的可靠性形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构可靠性形状优化的基础上,推导了接触问题随机有限元的灵敏度解析分析表达式,给出了优化分析的基本步骤,并对某发动机燕尾型榫头/榫槽接触结构,选取榫头齿颈宽和齿面倾斜角为设计变量,以榫头最大拉伸应力、齿面挤压应力及可靠度指标为约束条件,对榫头边界上节点的最大当量应力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榫头和榫槽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当量应力及可靠度指标的分布更加均匀,验证了优化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及所提出的可靠性形状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榫头/榫槽的结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5.
本文研究了在静止扩压环形叶栅中如何实现非定常自然流型(UNFT)向非定常耦合流型(UCFT)的转变,以及耦合流型对轴流压气机能带来多大的时均性能提高。在环形叶栅台上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当以一定方式实现非定常耦合流型后,其分离旋涡缩小,流场中涡量减小,流动损失下降,时均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实验中将常规的气动感头测量和小惯性热线风速仪测量以及数字式PIV瞬态场测量技术相结合,来获得非定常两代流型的流动图案和时均性能及其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186.
自行研制了燕尾榫联接结构微动疲劳裂纹检测系统,利用应变片感知将要产生疲劳裂纹处周围的应变变化,把该应变信号经过A/D转换后送到PC机进行实时分析。该系统能比较准确捕获到疲劳裂纹出现的时间,有效地观测到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微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检测准确、效果明显,解决了疲劳裂纹观测难、捕获裂纹时刻延迟、工作强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7.
在某型飞机的试飞过程中,发现大气数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在传输线上,有分布电容对其进行干扰而产生自激,影响了传感器的数据精度。经过分析和对比试验,提出了在成品设备直流输出高、低端各接一级消激电路,来消除分布电容引起的自激干扰,提高成品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通过机上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8.
针对目前各种导航系统在输出导航结果时,由于所采用的数据包封装方法不同,对每种导航系统必须编写不同的数据接收软件的现象。研究了一种通用的导航串口数据接收协议,能实现对不同导航系统的导航数据包进行自动识别和接收,从而实现了数据接收软件的统一。文中对协议的原理和实现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说明,同时举例说明协议的使用方法。最后利用该接收协议,设计了一款基于VC++6.0的通用导航显控软件,同时详细说明程序读取协议的流程。大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显控软件能正确接收导航数据,证明了协议的正确性和通用性。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9.
复合材料层合板单排多钉双剪联接接头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剪联接接头是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设计的主要环节。针对T300/KH304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单排多钉双剪联接接头,考虑到孔间距离对接头强度的影响,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接头的静强度进行数值分析。以应力分析为基础,采用Yamada-Sun准则预测了该层合板结构双剪联接接头的破坏载荷。试验结果表明,该接头的破坏模式主要呈现为挤压破坏,并伴随有净拉伸和剪切破坏模式;接头的位移——载荷曲线近似为直线;Yamada-Sun准则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结构的破坏载荷;所预测的接头的破坏载荷及破坏模式,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90.
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悬臂状态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及验证.首先,针对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结构特点,考虑了纤维方向的影响,对其进行了理论建模.然后,基于正交多项式法来表示振型函数,并通过Ritz法对该类型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进行求解.最后,搭建了该类型复合薄板结构的固有特性测试系统,并以TC5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薄板为例,对其固有频率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多项式法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2%~9.7%之间,进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