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篇 |
免费 | 140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38篇 |
航天技术 | 107篇 |
综合类 | 49篇 |
航天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通过对离心压气机不同转速下实壁机匣和处理机匣两种状态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失速模式随转速的变化及不同失速模式下机匣处理作用机制的转变.结果表明:随转速的降低,失速模式由100%设计转速时的扩压器失速逐步向导风轮失速过渡,导风轮失速也经历了由80%设计转速时的端壁失速和叶片前缘失速向50%设计转速的通道大范围完全失速的发展过程.自循环机匣处理对离心压气机失速裕度和效率的影响都与失速模式紧密相关,其扩稳作用仅对80%设计转速时的叶片前缘失速有效.在80%左右设计转速,机匣处理使主流效率有朝大流量工况点变化的趋势,从而使效率降低.当转速低至50%设计转速时,主流通道形成大范围回流区,机匣处理的二次回流可以减少叶轮对通道回流区气流的做功量,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在高压比、高转速、高负荷的级环境中工作时,存在叶片固体域与流体域之间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风扇工作中的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基于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风扇叶片的结构特性进行模拟,研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前后叶片结构特性的变化。通过风扇转子加减速试验测量叶片表面测点应力变化,并将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后叶片表面的受力情况变化较大,导致叶片表面的应力与变形分布产生较大的变化;仅考虑离心力作用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应力值与试验测量值误差最大达到50%,而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计算值误差在10%左右;考虑叶片流固耦合效应得到的应力分布更满足实际工程应力与强度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5.
模型预测控制因其能够较好地处理涡扇发动机约束问题且实现多变量控制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运算量大、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显式模型预测设计了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控制器。在控制结构上采用多速率双闭环系统,保证了控制精度;在计算上通过多参数规划将在线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函数计算问题,大幅度减少了计算量;在发动机从开环切闭环的过程提出一种增量式切换方法,实现无扰切换。数值仿真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转速和压比稳态误差分别不超过±0.25%和±1%,控制器在25ms控制周期内能完成计算,满足嵌入式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6.
117.
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管理是航天器研制过程中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航天器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的分类;针对在航天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对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的理解和认识不统一问题,梳理了研制阶段与技术状态基线的对应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功能、研制(分配)与生产(产品)三类基线的建立,功能技术状态文件、研制技术状态文件和生产技术状态文件的形成与组成,以及技术状态控制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归类问题。结合某新研遥感卫星技术状态管理过程,进一步阐述了新研航天器开展的与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相关的工作,并具体分析了形成的文件与技术状态文件的关系。该项目的应用效果表明,各阶段技术状态基线和文件的建立、确认、清理、总结等工作,有助于提高航天器技术状态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8.
119.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运行管理、减灾应用、用户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一年来,在成功应对国内数十场新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积极开展国内应用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国际服务模式,拓展为国外救灾工作提供灾害监测产品服务,并先后成功应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加拿大火灾、中缅边境火灾、海地特大地震等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展示了我国空间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良好应用,树立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0.
为进行燃气涡轮冷却结构的设计,在考虑总的温度分布系数(OTDF)及不考虑OTDF两种情况下,采用一套设计方法,完成了燃气涡轮第一级动叶冷却结构的整体设计。通过设计表明:采用管网计算,并通过三维导热计算进行热分析,最后通过气热耦合计算能够快速地设计出较佳的冷却结构;不考虑OTDF设计时,第一腔流量为16.9g/s,第二腔流量为40.8g/s,最大无量纲温度0.700,采用双进口蛇形通道,换热效果较佳,且结构设计较为简单;考虑OTDF时,为达到设计要求,第一腔流量为18.2g/s,第二腔流量为25.4g/s,第三腔流量为5.3g/s,最大无量纲温度0.752。通过多方案设计,得出在无气膜情况下,采用三个冷气进口多回转通道能够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