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49篇 |
免费 | 4388篇 |
国内免费 | 200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133篇 |
航天技术 | 2520篇 |
综合类 | 1029篇 |
航天 | 4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4篇 |
2023年 | 413篇 |
2022年 | 1023篇 |
2021年 | 1155篇 |
2020年 | 1017篇 |
2019年 | 907篇 |
2018年 | 905篇 |
2017年 | 1095篇 |
2016年 | 801篇 |
2015年 | 885篇 |
2014年 | 895篇 |
2013年 | 962篇 |
2012年 | 1098篇 |
2011年 | 1100篇 |
2010年 | 997篇 |
2009年 | 975篇 |
2008年 | 912篇 |
2007年 | 941篇 |
2006年 | 905篇 |
2005年 | 710篇 |
2004年 | 585篇 |
2003年 | 399篇 |
2002年 | 371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222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王志强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23(2):20-22
近年来,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热工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字式热工测量仪表在热工测量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式热工测量仪表的应用对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十余年的工程经验,对热工测量控制系统中干扰的来源以及抗干扰的措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及其应用拓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论述了中国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历程和特点、应用实践和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贡献。对中国未来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在大系统层面(包括优化顶层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扩大覆盖区等)和卫星层面(包括相关的先进有效载荷和平台技术)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今后应用领域的拓展(如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地球静止轨道(GEO)用户航天器、再入通信、深空通信和特殊卫星星座管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控制系统是航天着陆试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试验指挥、控制、管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故障判别、仿真、授时、通信等功能。文章所介绍的某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由时统子系统、通信子系统、语音调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子系统、指令发控台、指显工作站、软件等组成。系统结构采用双机双网并行工作模式设计。作为数据传输核心的通信子系统,采用双网热备路径冗余设计;作为数据处理与指令发布核心的处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控制计算机,设计上都采用了双机并行技术。实践证明,上述技术的运用从系统结构上避免了由于单点故障而引起的系统宕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设计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钩针式的马尾织布机自动分尾装置,在介绍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法对关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大大缩短了设计和试验周期;该装置已成功用于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96.
研究卫星编队构型在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的演化进程。从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出发,分别加入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因素,采用数值积分对所获得的运动方程求解,得到参考星和环绕星在惯性坐标系中的绝对运动规律;将两星的绝对运动规律作差后,利用坐标转换矩阵,将惯性坐标系中两星的相对运动规律转换到Hill坐标系中。由于该方法没有经过任何简化,故研究摄动的影响时不存在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卫星编队构型演化的相关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在群周期相位比对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相位差测量方法。利用频率信号间群相位重合点的分布规律,在群相位重合点处建立测量闸门,将相位差的测量转化为以群周期为基础的短时间间隔测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分辨率。通过公共频率源信号的引入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技术,降低了实际计数闸门开启和关闭的随机性,消除了传统测量中±1个字的计数误差,提高了短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相位差的测量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鉴于短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可达10 -13 /s量级,通过MCU控制时间--相位差的转换,实际相位差的测量分辨率可达0.0001度,明显优于传统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同时该方法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在卫星导航系统主、备份原子钟之间的无缝切换、1pps信号的相位异常检测及星地间高精度时间同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轴流风扇/压气机管道周向声模态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管道内部周向均匀分布的麦克风阵列对某单级风扇在高背景噪声和较大硬壁反射条件下的管道周向声模态进行了实验测量.利用与参考信号互相关(CC)模态分解技术和传统的方均根(RMS)模态分解技术得到了主要的周向声模态振幅.通过与Tyler和Sofrin的理论分析对比,发现在高背景噪声和较大硬壁反射条件下,两种模态分解技术都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模态分解结果;并且发现CC模态分解技术获得的模态振幅较低,初步分析这是由于和RMS模态分解技术相比,CC模态分解技术可以降低随机噪声对模态振幅分解结果的影响.此外,周向麦克风个数大于所要分解周向声模态阶数的4倍时,使用CC模态分解技术获得的模态振幅误差可以控制在1dB之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