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4篇
  免费   4607篇
  国内免费   2336篇
航空   13220篇
航天技术   2705篇
综合类   1432篇
航天   5040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1010篇
  2021年   1125篇
  2020年   973篇
  2019年   884篇
  2018年   924篇
  2017年   1129篇
  2016年   825篇
  2015年   947篇
  2014年   984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241篇
  2011年   1248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1079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1004篇
  2006年   944篇
  2005年   781篇
  2004年   775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为了研究带外涵加力脉冲爆震燃烧室(Pulse detonation combustor,PDC)的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了其性能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带PDC外涵加力原理性试验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选取涡扇发动机对该发动机采用PDC外涵加力后的部件特性及整机性能进行研究,并比较了等燃油流量下外涵道装有PDC和传统等压燃烧室的发动机性能。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对比表明,加装合适的喷管结构能够大大提高该原理性试验模型的推力性能。算例的计算结果显示:随着PDC工作频率的提高,发动机总推力增加,耗油率增大;在同一工作频率下,PDC平均增压比、平均出口温度和发动机总推力在当量比1.1左右达到最大值,发动机总耗油率随着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加;当PDC工作频率超过50Hz时,外涵道装有PDC的发动机总推力大于外涵道装有传统等压燃烧室的发动机推力,且耗油率要小。  相似文献   
922.
甘甜  王如根  张杰  李少伟 《推进技术》2014,35(7):891-896
为得出一种较为准确的湍流模型,应用三种湍流模型对插板式进气畸变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畸变实验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在插板式进气畸变计算中的预测能力。不同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出口流场畸变不同,重整化群k-ε模型得出高压区范围较大,S-A模型过渡区域范围大。结果表明:插板高度为畸变发生器内径的48%时,低压区范围角与实验值较为吻合,插板高度为畸变发生器内径的20%时,低压区范围角偏小。畸变指数的计算值以可实现化k-ε模型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923.
弧长法能跟踪复杂的非线性平衡路径全过程,但计算受初始设定载荷影响较大,而针对这一局限设计的改进算法能更好地求解膜片翻转过程。考虑新型Ti3012合金、纯钛、理想材料,基于改进弧长法研究残余应变对锥柱形膜片多次翻转行为的影响,得出新型Ti3012合金膜片的正翻与回翻过程均没有纯钛膜片好,且存在严重偏心现象,其98%正向翻转状态时回翻过程中不仅偏心量达到60mm,而且出现褶皱等严重失效行为;理想材料在不同正向翻转状态时反向回翻,膜片均存在严重的偏心问题,最大偏心量大于80mm;纯钛膜片仅98%正向翻转状态时回翻过程中偏心量稍大,约为10mm。无残余应变这一材料特性降低了膜片结构刚度,同时伴有初始弹性模量减小的性质,这些因素均不利于膜片多次翻转。  相似文献   
924.
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效、稳定的涡轮级间支承结构需要先进的设计技术予以支持。考虑涡轮级间支承结构处于高温、多种载荷的工作环境,以及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设计需求,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小热应力和热变形低,隔振性能良好,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好。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确定了结构多功能、结构变刚度质量分布、连接稳定性和结构与动力学一体化等设计是先进级间支承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5.
合成双射流矢量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雄  夏智勋  罗振兵  王林 《推进技术》2014,35(8):1131-1138
为了拓展合成双射流作动器在无人机推力矢量控制方面的应用,需要对合成双射流作动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其矢量性能。通过分析合成双射流的特性,引入了以射流冲程为基础的无量纲距离,建立了射流矢量角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合成双射流作动器无量纲结构参数对射流矢量角的影响机制和规律。利用极差分析法获得了各参数对射流矢量角影响的显著程度:出口宽度出口长度出口间距出口深度腔体高度,提出了作动器结构参数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926.
Ma5斜激波串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旭昂  王成鹏  程克明 《推进技术》2014,35(8):1030-1039
为加深对激波串动态特性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管道模型在Ma风洞中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背压变化条件下斜激波串的流动结构和动态特性。背压的生成和控制通过模型尾部两块斜板的闭合运动实现。为了更好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速纹影实行同步采集。研究发现:随着背压升高,激波串逐渐前移,由对称形态发展为非对称形态,并持续整个移动过程。背压增加的速度对激波串前缘的前移速度没有影响。激波串在管道内的前移过程并不是一个恒定运动过程,而是存在有稳定前移和急剧前移两种状态,其特性与管道内流场结构、壁面压强分布、背压大小以及距离管道出口的距离等因素相关。在不同的背压条件下,管道内的斜激波串表现出不同的频谱特征,但在同一工况中,激波串区域内不同位置处壁面压强的频谱特性相似。在Case 1状态中,压强振荡主频为f512Hz在Case 2状态中,振荡主频为f578Hz次级频率约为f260Hz。两次实验的主频均大于Pipon.niau模型理论计算值,而Case 2中频率f和声学振荡频率相近。  相似文献   
927.
论述了法向过载信号反馈在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自动驾驶仪增稳控制中的作用。在自动驾驶仪纵向内回路控制律中引入法向过载信号,构成了国际先进客机的C*控制律构型;反馈系统的输出信号,选用LQR设计方法同时闭合客机纵向的内回路和姿态、油门回路,形成了输出跟踪器,并设计了性能指标与反馈参数。以B707为例,建立了其着陆进近阶段的非线性模型,配平并线性化,用获得的控制律进行数字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内回路增稳效果良好,C*响应曲线在最佳响应区,姿态响应和速度保持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8.
针对光纤陀螺仪在较宽温度范围(-40~+60℃)的使用需求,本文分析了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误差项的温度特性,依据回归分析理论,建立了光纤陀螺的全温误差模型并对陀螺进行了误差补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补偿后陀螺的标度因数温度灵敏度由不大于70ppm/℃下降到不大于10ppm/℃,标度因数温度补偿提高了光纤陀螺仪的环境适应性,拓展了光纤陀螺的工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29.
半球谐振陀螺谐振频率的跟踪精度与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陀螺的性能。通过分析半球谐振陀螺的频率特性以及锁相环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锁相环的半球谐振陀螺频率跟踪方案,并用FPGA进行全数字化实现。半球谐振陀螺采用真空封装,内部温度难以测量,然而其谐振频率与温度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可采用谐振频率对陀螺温度进行测量。传统的频率跟踪方案一般采用模拟锁相环实现,其缺点是频率值隐含于输出的正弦波中,无法供后继测量模块使用,本文所设计的FPGA全数字方案可弥补这一缺陷。根据陀螺谐振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利用跟踪频率测温的分辨率公式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谐振频率为4440Hz时频率跟踪稳态相对误差可达10-7量级,利用跟踪频率测温的分辨率可达0.0042℃。  相似文献   
930.
捷变频磁控管的快速捷变特性取决于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电机功耗小、体积小、效率高,能实现高频稳幅直线振动.文章介绍了音圈直线电机、电磁开关式直线电机和电磁混合式直线电机等三种方案,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分析,确定了音圈直线电机驱动方案,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分析和电磁参数设计,进行了样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音圈直线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