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5篇
  免费   4490篇
  国内免费   1989篇
航空   12656篇
航天技术   2622篇
综合类   1167篇
航天   4289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974篇
  2021年   1106篇
  2020年   938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895篇
  2017年   1116篇
  2016年   803篇
  2015年   924篇
  2014年   964篇
  2013年   1020篇
  2012年   1185篇
  2011年   1192篇
  2010年   1091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董朝阳 《飞行力学》1992,10(4):39-47
本文用能量状态近似法和奇异摄动法两件方法讨论了最优飞行剖面的生成.并以某机为例,用能量状态近似法求出了给定航程下的最优飞行剖面和给定初、末状态的爬升飞行剖面;为了对两种方法比较,也给出了奇异摄动法求得的爬升剖面.  相似文献   
202.
赘余桁架结构可靠性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聪 《航空学报》1989,10(2):76-78
 本文在现有的一些国际流行的有关计算赘余桁架结构可靠性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计算赘余桁架结构可靠性的强度削减一人造外载法。它将结构的失效看作是一个前后相关的失效过程,而不是象以往的算法那样,将结构的失效看作是一些孤立的状态,因而更真实地反映了赘余结构失效的方式和实质,更准确地计算出了结构真实失效概率的上下界。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3.
介绍了电子器件二次筛选中一种新的检漏方法,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新方法的替代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4.
针对小鹰500飞机的设计和使用特点,选用了FAA推荐的通用飞机实测载荷谱数据,按照民机的TWIST编谱原则编制出用重心过载表示的“飞-续-飞”随机疲劳试验载荷谱,用于小鹰-500飞机机翼疲劳试验,并参照国外文献中有关尾翼载荷谱的保守处理方法,采用了从重心载荷谱计算出配套平衡的平尾机动载荷,将其幅值放大1.2倍和频次放大3倍的做法,编制出了平尾疲劳试验载荷谱。  相似文献   
205.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广泛而经常地用考试来测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又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考试信度的测量方法.以评价考试质量。  相似文献   
206.
针对用遗传算法解决多传感器-多目标定位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拉格朗日松驰技术改进遗传算法的方法,并给出几种典型情况下算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比改进前提高了5—6倍。  相似文献   
207.
探讨了卫星在轨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以及测试软件的功能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8.
高动态扩频信号的捕获跟踪与解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给出了一种高动态扩频信号的跟踪解调方法,采用数字平方环载波捕获跟踪,并实施数字下变频对无载波频率变化的扩频信号进行简单相干积累解扩解调,变二维捕获过程为两个一维捕获过程,简化了高动态情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9.
为了提高压射速度的控制精度,对压铸机的压射速度提出了闭环控制,设计一个有限拍无纹波调节器,使压射速度跟踪理想的速度曲线,并通过MATLAB的SIMULINK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0.
姜磊  熊健  肖波  王博涵  胡宏斌 《推进技术》2020,41(3):605-614
为优化旋流燃烧室头部结构、提高其运行性能,针对三种旋流器文氏管和燃料喷嘴的组合结构和两种流通面积的旋流器,开展了常压下以甲烷为燃料的燃烧室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头部结构的冷态总压损失系数与来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燃料喷嘴插入文氏管的位置过深或过浅都会增大流动阻力,在来流速度9.7m/s条件下,喷嘴处于中等插入位置时总压损失系数降低6%左右;开放空间下,燃料喷嘴的位置越浅越利于火焰稳定,受限条件下这种影响被缩小,并且受限火焰的稳定工作范围明显宽于相同入口条件下的开放火焰;增大旋流器流通面积有利于降低总压损失系数、增强火焰稳定、减轻火焰筒壁面振动幅度,但不利于促进燃料和空气掺混,导致NO和CO的排放浓度都变大;在临近贫油熄火状态时,火焰筒壁面振动幅度加剧,明显高于稳定燃烧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