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84篇
航空   445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分别运用四球摩擦试验机、磨粒铁谱分析技术和俄歇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对硫代磷酸三苯酯(TPPT)和α 巯基苯并噻唑(MBT)用作酯类航空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添加剂时的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代磷酸三苯酯综合了磷系和硫系添加剂的优点,既具有在低负荷下的抗磨作用,又能够保证在高负荷下的极压作用;而α 巯基苯并噻唑由于在摩擦表面只能生成无机的硫化铁膜,只具有在高负荷下的极压作用,而在低负荷下的作用效果较差。文章最后指出,在航空润滑油中,硫代磷酸三苯酯完全能够代替α 巯基苯并噻唑作为极压抗磨剂使用。  相似文献   
672.
本文讨论优化前缘缝翼位置的位流设计方法。优化变量为缝翼相对于主翼的缝隙(Gap)、覆盖量(Ouerlap)和偏角δ_s,目标函数为主翼上的压力峰值。应用高阶面元法计算多段翼型压强分布。用Powell优化法使主翼上压力峰值减至最小,以延迟多段翼型的失速,增大最大升力系数。本方法已用于计算NACA64A010两段和四段翼型以及Foster三段翼型,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位流/边界层耦合设计法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73.
有控飞行器气动参数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崔平远 《飞行力学》1998,16(4):76-81
研究了利用极大似然理论进行有控飞行器气动参数辨识的问题,首先介绍了牛顿-拉夫逊(MNR)简化算法,然后,提出了采用此入外部激励的办法进行气动参数辨识,这种方法可增强参数的可辨识性,最后提出了构造故障弹道辨识气参数的设想,由于特定的故障弹道和外加激励一样,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导弹的飞行信息,故辨识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74.
提出一种实数粗糙集,避免了经典粗糙集必须经过离散化处理的环节;并且用实数粗糙集的下、上近似集的精确概念划分自组织映射的输出结果,使得修改后的映射结果中各类样本点之间有明显的间隔,易于进行分类识别。最后通过对某型歼击机的舵面故障的模式识别仿真验证了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5.
无陀螺飞行器姿态和角速度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杨  杨涤  崔祜涛 《飞行力学》2001,19(2):34-36,40
通过预测滤波方法研究了利用矢量观测确定无陀螺飞行姿态和角速度的方法。给出的观测滤波法在一定的二次型优化准则下,对飞行器姿态和名义姿态运动模型的等效角速度误差可同时进行实时估计,能够准确跟踪敏感器的测量,有效减小模型误差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76.
MICAS is an integrated multi-channel instrument that includes an ultraviolet imaging spectrometer (80–185 nm), two high-resolution visible imagers (10–20 μrad/pixel, 400–900 nm), and a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meter (1250–2600 nm). The wavelength ranges were chosen to maximize the science data that could be collected using exist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avoiding the need for multi-octave spectrometers. It was flown on DS1 to validate technologies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ICS (Planetary Imaging Camera Spectrometer). These technologies provided a novel systems approach enabling the miniatur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four instruments into one entity, spanning a wavelength range from the UV to IR, and from ambient to cryogenic temperatures with optical performance at a fraction of a wavelength. The specific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were: a built-in fly-by sequence; lightweight and ultra-stable, monolithic silicon-carbide construction, which enabled room-temperature alignment for cryogenic (85–140 K) performance, and provided superb optical performance and immunity to thermal distortion; diffraction-limited, shared optics operating from 80 to 2600 nm; advanced detector technologies for the UV, visible and short-wavelength IR; high-performance thermal radiators coupled directly to the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detector optical bench, providing an instrument with a mass less than 10 kg, instrument power less than 10 W, and total instrument cost of less than ten million dollars. The design allows the wavelength range to be extended by at least an octave at the short wavelength end and to ∼50 microns at the long wavelength end. Testing of the completed instrument demonstrated excellent optical performance down to 77 K, which would enable a greatly reduced background for longer wavelength detectors. During the Deep Space 1 Mission, MICAS successfully collected images and spectra for asteroid 9969 Braille, Mars, and comet 19/P Borrelly. The Borrelly encounter was a scientific hallmark providing the first clear, high resolution images and excellent,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surface of an active comet’s nucleus.  相似文献   
677.
电解加工发动机叶片阴极进给方向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永  朱荻  王蕾 《航空学报》2003,24(6):563-567
 超薄扭曲叶片由于叶型超薄、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 目前主要以电解加工作为首选加工工艺。以某新型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 对电解加工阴极的进给方向、毛坯装夹位置做了优化选择并对叶片型面采样点的法线方向与阴极斜向进给方向的夹角分布做了详细的阐述, 为阴极型面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8.
王鹏基  杨涤 《飞行力学》2002,20(3):39-43
用两体相对运动的线性Hill方程进行了小卫星编队飞行队形的初步设计,并给出编队飞行中各绕飞小卫星轨道要素的确定过程,以空间圆形编队为例,在未考虑摄动情况下,通过仿真验证了Hill方程在小卫星编队队形初步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9.
利用Singer模型的无陀螺姿态和角速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杨  杨涤  崔祜涛 《航空学报》2002,23(6):507-511
 给出了一种利用Singer跟踪模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ExtendedKalmanFilter) ,用于无陀螺姿态和姿态角速度估计。在滤波器中 ,姿态和姿态误差分别由姿态四元数和误差四元数表示 ,而姿态角加速度由一阶Markov过程描述 ,从而避免采用姿态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计算验证了滤波器的性能。在所有的仿真过程 ,滤波器显示出快速收敛能力。稳态估计误差主要由测量更新频率和精度决定。  相似文献   
680.
航天器姿态机动的拟欧拉角反馈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四元数法给出了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一种拟欧拉角,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一种姿态反馈开关控制逻辑,并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