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263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王国华  姜楠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9):1505-1511
用IFA300热线风速仪和X形二分量热线探针精细测量了平板湍流边界层在施加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吹吸扰动前后不同法向位置的瞬时流向、法向速度分量的时间序列信号.在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固壁表面沿展向切割一条5 mm宽的窄缝, 在平板底部用扬声器从壁面向平板湍流边界层内施加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吹吸扰动, 研究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扰动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发展演化的规律及对平板湍流边界层统计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2.
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Kevlar-49、芳纶1414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且对应用情况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333.
航天器仿真与测试一体化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航天器仿真与测试一体化系统的方案,此系统具有较好的柔性,包括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前端接口(FE)设备层连接被测系统与一体化系统;仿真环境(SE)部分则能提供航天器各个分系统与空间环境、轨道等要素;测试环境(CE)部分则能自动执行一体化系统的仿真、测试序列,并提供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管控。文章对这三个部分的实现与相互接口均进行了定义,最后描述了一体化系统适应于不同应用的典型配置,如地面测试系统的评估验证、航天器渐进增量式电测以及故障处理研究等应用。文章提出的一体化系统不但可支持从航天器概念设计、详细设计、AIT等各个阶段的测试工作,也可以用来支持进行航天器故障分析与研究。通过此系统的创建与应用,能够改进航天器研制系统工程,并最终提高航天器的研制效率。  相似文献   
334.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刚  蔡元虎  屠秋野  王占学 《推进技术》2009,30(2):154-158,181
为了研制能在高空稳定工作、且耗油率低的、高空长航时用的涡扇发动机,借助数值计算和试验数据,对此类发动机在高空工作时,其压缩系统、燃烧系统、涡轮、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和内部空气系统所遇到的问题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Re使压缩系统、燃烧系统和涡轮性能下降,控制系统必须调整所有与飞行高度有关的参数,滑油箱压力、油泵气蚀和滑油冷却问题必须予以考虑,内部空气系统会影响冷却和封严效果。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35.
在回旋波共振准线性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自恰描述质子和氧离子各向异性温度和整体速度的双离子流体模型,求得数值解,并与UVCS观测相比较.发现在波谱斜率固定的假设下,模型的数值结果虽然与观测有相同趋势,但不能在误差范围之内解释全部观测现象.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考虑波谱形状的自洽演化.   相似文献   
336.
伪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引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伪码调相引信的原理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连续波伪码调相引信存在的多普勒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抑制多普勒频率的复合体制引信-伪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引信。然后详细阐述了这种复合调制引信的系统实现原理,推导了各个阶段的信号形式,最后通过分析复合引信的特性,证明了这种复合引信具有优越的性能,尤其是具有多普勒不敏感性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37.
采用在高阶精度差分格式对SA湍流模型和SST湍流模型及相应的可压缩修正模型在高超拐角流中进行了评估。可压缩修正方式考虑了密度梯度、压力膨胀和湍流马赫数等方法。为了减小数值误差与模型误差之间的混淆,控制方程的对流项采用了5阶精度的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WCNS-E-5),粘性项采用了一种半结点/结点交错的4阶中心格式。通过对马赫数为9.22的15度拐角和34度拐角湍流的模拟,考察了原始湍流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效果。计算表明:原始SST模型对高超拐角湍流的预测比原始SA模型准确,这种准确主要体现在对分离区预测、再附点附近压力和热流峰值预测上。通过混合采用Catris和Shur等的方法对 SA模型进行可压缩修正可以大大改进模拟效果。在SST模型的可压缩修正方法中,Catris的修正方法最好;考虑压力膨胀修正后得到的分离区远远偏大,比本原始SST模型更差;考虑湍流马赫数的修正方法得到的分离区偏小。本文还给了部分低阶格式的计算结果,高阶格式与低阶格式相比,对分离区大小、再附点附近的压力和热流峰值等的预测准度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338.
径向进气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屠宝锋  胡骏 《推进技术》2012,33(2):167-173
为揭示径向进气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物理机制,分别开展了尖部和根部进气总压畸变对压气机稳定边界以及动态失速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均匀进气时,压气机在叶尖区域首先形成失速团;径向总压畸变会引起气流参数的径向分布发生变化,其中尖部进气总压畸变会增加叶尖区域的攻角,导致压气机失速提前,而根部进气总压畸变则会改善叶尖区域的流场,降低攻角,使压气机失速延迟;气流参数径向分布变化也会影响动态失速过程中模态波扰动和失速团的三维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339.
吸气式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的过渡态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计算吸气式空气涡轮冲压(air-turbo-ramjet,ATR)发动机过渡态性能,建立了ATR发动机过渡态模型.通过与传统涡喷发动机供油原则对比得到了ATR发动机供油应遵循的规律,计算得到了给定供油规律下的ATR发动机加减速性能.结果显示ATR发动机在供油规律选择上更加灵活,并能很好地满足喘振裕度的要求.根据ATR发动机自身特点,在补足低转速特性后,本模型可直接模拟ATR发动机起动过程.   相似文献   
340.
李成  周正  屠秋野  蔡元虎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1):2561-2566
为验证吸气式涡轮冲压发动机(ATR)模型的精度,参考国外公开的试验数据,对现有ATR模型进行了修正.使用修正后的模型模拟了ATR节流性能和过渡态性能.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高换算转速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1%以内;低换算转速条件下,由于燃气发生器燃气性质和燃烧室出口燃气性质不准确,相对误差有所增加,但未超过5%.全换算转速范围内各参数变化趋势相同.对比结果表明该ATR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ATR慢车以上工况的性能,同时证明了现有ATR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