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848篇
航天技术   209篇
综合类   102篇
航天   4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Stapley P  Pozzo T 《Acta Astronautica》1998,43(3-6):163-179
In normal gravity conditions the execution of voluntary movement involves the displacement of body segments as well as the maintenance of a stable reference value for equilibrium control.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centre of mass (CM) projection within the supporting base (BS) is the stabilised reference for voluntary action, and is conserved in weightlessnes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the CM is stabilised during whole body reaching movements executed in weightlessness. The reaching task was conducted by two cosmonauts aboard the Russian orbital station MIR, during the Franco-Russian mission ALTAIR, 1993. Movements of reflective markers were recorded using a videocamera, successive images being reconstructed by computer every 40ms. The position of the CM, ankle joint torques and shank and thigh angles were computed for each subject pre- in- and post-flight using a 7-link mathematical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cosmonauts adopted a backward leaning posture prior to reaching movements. Inflight, the CM was displaced throughout values in the horizontal axis three times those of pre-flight measures. In addition, ankle dorsi flexor torques inflight increased to values double those of pre- and post-flight test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CM displacements do not remain stable during complex postural equilibrium tasks executed in weightlessness. Furthermore, in the absence of gravity, subjects changed their strategy for producing ankle torque during spaceflight from a forward to a backward leaning posture.  相似文献   
62.
QuickFEM建模软件两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推出1.0新版本,并已在型号设计中得到应用。通过介绍该版本及其工程应用,说明有限元自动化建模技术的实用性与高效率。  相似文献   
63.
为配合雷达管制的实施,实现雷达管制区段内雷达信号双重覆盖或多重覆盖,最终实现全国无缝隙覆盖,民航总局现正大力投资和建设空管雷达设施。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飞行校验规则》规定,所有新建雷达设施在启用之前必须进行飞行校验。飞行校验是验证雷达设备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是对雷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器人在喷涂、焊接、清除涂料、胶合、钻孔和铆接、传送工件、测量及无损探伤等航空航天加工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示教再现式机器人、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机器人、以及智能机器人目前的应用水平;最后简要地提出今后发展机器人产品的三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动态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直接优化方法的原理及其在低空风切变改出飞行中的应用,利用较真实的风切变工程化模型,选择适当的控制函数模型,性能准则及其约束条件,通过计算机直接地,系统地和迭代地探寻最优条件,对飞机改出低空风切变控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改出性能飞行参数曲线,并与没有优化的改出引导策略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飞机改出低空风切变的性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7.
芳纶复合材料用湿法环氧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考虑粘度,力学性能和储存期的基础上,研制了以混合芳香胺为固化剂的芳纶用湿法环氧配方, 注浇体力学与俄,美等国家湿法环配方及我国高性能干法配方性能相当,实验证明该湿法环氧配方与F-12纤维浸润性及界面粘接性能均较高,其NOL环强度转化率均达87%。  相似文献   
68.
多孔陶瓷氢气发汗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青  孙纪国 《推进技术》2014,35(10):1387-1391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微孔发汗冷却热防护技术,研究了冷冻浇注成型工艺定向直孔道碳化硅多孔陶瓷在高压高热流密度时氢气的发汗冷却特性。用电弧加热主流空气产生高温燃气、氢气发汗冷却对多孔陶瓷材料进行了13次热试验研究。试验的材料孔隙率为10~28%,燃烧室压力为3.6~7.9MPa,冷却氢气注入率为0.008~0.021。试验表明,当多孔陶瓷材料氢发汗冷却的注入率为1%时,主流高温燃气与微孔壁面之间的换热减少了30%以上。多孔陶瓷材料氢发汗冷却可以有效减小壁面与燃气之间的对流热流。研究得出了陶瓷多孔材料在高压大热流环境下用氢气发汗冷却的性能关联式。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存在不足,影响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对子母弹靶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相邻子弹间距、不同环带中子弹数量的规律,建立了子弹落点散布模型;结合母弹散布,建立了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该模型在给定子母弹散布参数后,可以快速生成群射子母弹子弹群的地面散布,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无人直升机悬停低速段的不确定性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人直升机控制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无人直升机进行建模,并对飞行中产生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仿真验证.目前,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描述是在非线性的环境中加入一些简单的扰动,然而能够确切地描述无人直升机动态特性的非线性模型在MATLAB中很难搭建.为此,文章从工程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在无人直升机线性模型组的基础上进行不确定性仿真验证的方法,从物理特性的角度描述无人直升机在悬停低速飞行时的对象特性不确定性,选择不确定或扰动因子;在MATLAB中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了无人直升机悬停低速段不确定性的验证.此方法简单、快速,并且能正确地反应无人直升机悬停低速段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