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849篇
航天技术   209篇
综合类   103篇
航天   4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建立成套卫星地面站天线和馈源质量监测手段,对卫星地面站研制生产单位是很必要的。现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微波暗室的建立要消耗高额资金,给若干单位造成了困难。利用太阳辐射波作源信号,再配备一套简易微波场强测量仪的检测、调试卫星地面站天馈系统组装质量方案,其实施、使用方便,可供有关单位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2.
MX导弹第二级发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MX导弹第二级发动机用来提供飞行第二阶段的动力,以及飞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滚转控制力矩。MX导弹第二级发动机的直径为92英寸(2337毫米),长220.4英寸(5598毫米),毛重60234磅(27322公斤),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经过16个月的系统论证(SD)和头4个月的全尺寸工程研制(FSED),第二级发动机业已进行了优化,以便满足系统要  相似文献   
173.
20 0 0年 ,在这不寻常的 2 0世纪末年 ,人们总会有些瞻前顾后 ,对未来有所遐想 ,对 2 1世纪的前期有所期望。纵观国际航天测控的进程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 GPS、Glonass)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 TDRSS)的实现与应用 ,国际航天测控网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就开始由地基测控网逐步向天基测控网过渡 ,以美国与俄罗斯为代表的航天测控网在 90年代已基本完成了这种过渡 ,欧洲与日本的航天测控网预计在 2 1世纪初亦将开始这种过渡。随着美国高级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 ATDRSS)的部署与完善 ,美国的航天测控网将在 2 1世纪初走向更高级…  相似文献   
174.
分析了低轨微波遥感卫星主要磁源分布特征,针对微波遥感卫星载荷功率大、装载的收发(TR)组件、有源天线阵、电源及SAR等系统间供电电流回路、接地回路可能产生较大杂散磁矩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效减少大功率微波遥感卫星杂散磁矩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措施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卫星整星接地设计,小型化TR组件及有源天线阵、星体内电缆等结构工艺布局和走线设计合理;显著地减少了整星静态永磁矩、动态场杂散磁矩,卫星磁矩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5.
高空飞行环境中液体运载火箭底部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值模拟和飞行测试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液体运载火箭高空对流/辐射耦合换热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基于燃气多组分输运Navier-Stokes方程、热辐射方程、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建立了高空含自由流的运载火箭燃气喷流流动模型。辐射模型采用离散坐标法(DOM),空间离散采用二阶迎风TVD格式,对多个典型飞行高度火箭底部热流进行大型并行计算,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广泛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数值研究表明,火箭底部辐射热流在刚起飞阶段达到最大值,随着飞行高度上升,辐射热流逐渐降低,火箭底部对流热流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20 km高空达到峰值。本文的预测分析方法对液体运载火箭底部热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先进热防护技术是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高结构效率的防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系统是运载火箭极具潜力的备选热防护方案。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尾舱段防热和承载两方面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全复合材料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系统。开展了运载火箭尾段一体化热防护系统设计,进行了代表性单胞结构的高温环境地面试验,揭示了复合材料一体化热防护系统的防隔热机理。同时施加力学和热流载荷,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运载火箭尾段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获得了尾段结构的温度场、应变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在典型载荷工况下一体化热防护系统内壁温度保持在89.2℃以下,内部最大应力不超过9.53 MPa,安全系数达到1.89。  相似文献   
177.
低成本、可自主展开的气球卫星是未来卫星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而日益增多的空间碎片是低轨航天器,包括气球卫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满足气球卫星的生存力分析以及在轨被撞击产生空间碎片的评估需求,开展球形气囊超高速撞击试验与仿真研究,获得了不同材质气囊的撞击损伤特性,并初步揭示弹丸贯穿球形气囊过程的破坏细节以及碎片云团特性,...  相似文献   
178.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线逼近过程中求解矩阵维数逐渐扩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在线学习算法。借助滚动窗口的思想,建立一个随时间滑动的建模数据区间,在线逼近中通过接受新数据删除旧数据来保持数据区间长度不变,同时数据不断更新,从而实现模型的在线学习。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学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9.
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网状展开天线的尺寸越来越大,对形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频段),在轨热环境与地面调整点的热环境差别大,必须采用基于在轨热环境的网面精度调整技术以满足反射面的精度要求。就在轨热环境下的辅助牵引面式网面精度调整技术的理论分析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计及在轨热环境的网面形状精度调整的基本理论公式及调整步骤,并对某样机进行了调整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的分析、公式、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0.
分析了当前小功率电推力器对零流动无推进剂阴极的需求现状。提出铁电阴极用于小功率电推进中和器的可能性。研究了厚度为0.5mm的PLZT(锆钛镧酸铅)铁电陶瓷在低电压(1.0~1.2kV)条件下的电子发射性能。实验采用脉宽为1μs的单极性正高压脉冲作为激励源。在收集极获得了脉宽为320ns~3000ns,最高峰值为34A的发射电流。在10^-4乇的真空环境中得到了非常可靠的电子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