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航空   566篇
航天技术   170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空间构架式可展天线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括了构架式可展天线的发展状况,综述了构架式天线在网格划分、结构设计、构型综合、形面精度与可靠性、刚柔多体动力学及展开可控等若干基本问题,详述了构架式可展天线在机械、力学、控制等科技领域的具体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构架式可展天线在航天领域需进一步考虑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2.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相似文献   
303.
变刚度连续型机械臂设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仕能  王友渔  陈丽莎  王聪  康荣杰 《宇航学报》2018,39(12):1391-1400
针对空间机械臂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破坏问题,提出一种能被动适应碰撞且能保证操作精度的可变刚度丝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在以超弹镍钛合金丝为支撑脊椎和驱动部件的基础结构上,设计了一种利用温控记忆合金改变关节内摩擦力的变刚度方法。通过运动学分析得到机械臂驱动空间、构型空间和工作空间之间的坐标映射及速度雅克比矩阵,并结合末端位置反馈设计了一个稳定的闭环运动控制器。在检测丝驱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碰撞识别方法和相应的变刚度控制策略。运动控制和变刚度控制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连续型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控制精度和刚度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04.
基于动量源方法建立了针对双拉力螺旋桨构型(X3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旋翼/螺旋桨干扰流场分析的一个高效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旋翼/螺旋桨之间相互干扰的计算与分析。在该方法中,旋翼和螺旋桨分别使用动量源代替,对干扰流场采用结构化网格进行划分。首先,进行了孤立旋翼、孤立螺旋桨、旋翼/机身干扰流场的算例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方法,着重进行了悬停及前飞状态下双拉力螺旋桨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旋翼/螺旋桨干扰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直升机迎角变化对前飞流场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关于旋翼/螺旋桨干扰流场的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5.
In the process of composite prepreg tape winding, the compaction force could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winding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during the winding process of a rocket motor nozzle aft exit cone with a winding angle, there would be an error between the deposition speed of tape layers and the feeding speed of the compaction roller, which could influence the compaction force. Both a lack of compaction and overcompaction related to the feed-ing of the compaction roller could result in defects of winding nozzles. Thus, a flexible wind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rocket motor nozzle winding. In the system, feeding of the compaction roller could be adjusted in real time to achieve an invariable compaction force.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the force deformation model of the winding tape is a time-varying system. Thus, a 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 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PID) controller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could estimate 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 and control the compaction force by adjusting the feeding of the compaction roller during the wind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winding nozzle with fewer voids and a smooth surface could be wounded by the invariable compaction force in the flexible winding system.  相似文献   
306.
康锐  石荣德 《航空学报》1995,16(Z1):94-99
提出了一种简明通用的计算机辅助飞机结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逻辑决断分析(RCMA)方法。给出了定性和定量两种评级系统,建立了结构项目评级号与检查周期的对应关系,阐明了计算机辅助结构RCMA的程序流程,并给出了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307.
史峰  伊景海  徐忠 《航空学报》1993,14(12):636-638
两相流中以球形阳离子交换树脂(平均直径d_p=600μm)为固体粒子,其在流场中运动轨迹基本上是直线。粒子末与壁面碰撞时粒子最终速度可达来流速度的40%~60%。碰撞后速度下降,碰撞后与碰撞前速度之比与入射角β_1有关。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U_(p2)/U_(p1)=1.0+0.166β_1-1.293β_1~2+0.689β_1~3-0.00329β_1~4。该式与他人结果有差别,说明模拟实验需进行相似理论分析,以选择适当的粒子。  相似文献   
308.
施允涛 《航空学报》1994,15(7):866-869
论述了CK-1型无人机闭锁力的确定、双发助推器的同步性及其投放特性,经试飞表明,闭锁力确定合理,双发助推器同步性良好,投放安全。  相似文献   
309.
石友成 《航空学报》1987,8(5):251-258
本文描述了一个新的实时光学图像识别系统。该系统主要是激光二极管、多换能器声光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光学透镜组成的。这个系统既不需要相干光输入图像,也不需要基准图像的付氏变换金息图。不同波段成像系统输出的实时视频图像信号和事先记录的或实时截获的基准图像均可施加给本系统。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以说明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证实这种非相干光相关器具有完成实时图像识别的能力。事实上,某些图像识别任务碰到的图像位移、尺寸、旋转不变性问题,本系统可容易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10.
通过大掺量超细工业废渣及采用普通工艺成功制备了3类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分别测试了其7,28,90 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玄武岩纤维及玄武岩纤维格栅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弯曲荷载-挠度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5%~1.5%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提高幅度有限,而玄武岩纤维格栅布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效果,表现出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