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航空   1103篇
航天技术   147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3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为了能在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的研究中考虑到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建立相应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以倾转旋翼机基本纵向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旋翼拉力系数、旋翼后倒角与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延迟环节、惯性环节和操纵速率限制来模拟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形成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数值优化研究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直接转换法将轨迹优化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样机,计算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的最优着陆过程,并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后,优化得到的状态量、需用功率、拉力系数和旋翼后倒角变化更加柔和,着陆时间和距离有所延长,操纵杆量变化更加合理。除此之外,随着驾驶员感知延迟时间增加,最优着陆过程所需时间会增加,且着陆时触地速度也会增大,但操纵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考虑驾驶员反应特性的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可以为驾驶员实施安全着陆提供更加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2.
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型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静强度和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涡轮叶片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云图,验证了涡轮叶片静强度的可靠性,得出涡轮叶片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并绘制坎贝尔共振曲线图,计算涡轮叶片在发动机各工况下的共振裕度,对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根据静强度和振动特性的仿真结果,对涡轮叶片的维...  相似文献   
863.
微型飞行器螺旋桨的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微型飞行器螺旋桨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分为两部分:基于有限片桨叶涡流理论的气动性能计算和采用遗传优化算法的优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用贝塞尔样条描述桨叶的宽度和安装角沿半径的分布,考虑了桨叶不同剖面处雷诺数的变化,以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作为目标函数得到了桨叶沿半径的宽度、安装角的最佳分布。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工程上实用的设计结果。最后,根据该方法制作了用于螺旋桨气动设计和性能计算的软件,该软件能方便数据输入,直观显示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864.
介绍了载机投放/发射的外挂武器具有舵面控制律模拟的分离轨迹测量技术以及分离体带喷流的导弹级间分离气动干扰特性测量技术的研究情况。研究表明,两种特殊CTS试验技术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进一步拓展了气动中心1.2m高速风洞捕获轨迹综合试验能力和种类。  相似文献   
865.
一类灰色群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群决策问题中,由于受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决策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偏好信息往往是不精确或不完全的。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融合经典群决策理论,对提出的灰色群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数值分析中的幂法和群决策系统的熵模型,借助分析技巧,给出了灰色群决策问题的解法。通过实例对解法的合理性进行说明与分析,为群决策理论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66.
基于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有机玻璃蠕变/疲劳损伤表达式,运用损伤增量线性叠加原理,给出疲劳损伤和蠕变损伤分离方法。进行了有机玻璃YB-3的蠕变试验和不同频率下的疲劳试验,成功地分离了疲劳试验数据中的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算例结果表明,损伤分离法可以分离蠕变疲劳产生的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很好预测疲劳和蠕变共同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67.
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FL-31风洞中进行了某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研究,成功建立了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试验模型是某典型构型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由助推器以及再入体两部分组成.利用风洞上下投放机构实现两模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两台天平对模型的气动力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纹影仪记录模型分离过程中的激波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设计合理,能准确模拟物体间分离过程,并能精确测量多体干扰的气动力特性,激波干扰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868.
为满足在超高速碰撞靶上开展航天器抗空间碎片防护性能试验,需要准确测量速度3~10km/s,以及更高速度的毫米级或亚毫米级粒子的飞行速度,在可以实现毫米级粒子探测的片光遮挡式粒子探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片光反射遮挡式粒子探测技术,通过采用提高粒子直径与激光光束宽度的比值,解决了探测粒子直径小于1mm时探测信号弱不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试验装置并开展了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在0.2~10km/s速度范围内可实现直径为0.1mm量级粒子的有效探测.  相似文献   
869.
罗恩  黄伟江  姜凤华 《航空学报》2006,27(2):236-240
将蜂窝夹层板动力分析从Lagrange体系改换为Hamilton体系。通过作者早已提出的一条简单而统一的新途径,建立了蜂窝夹层板动力学的相空间非传统Hamilton变分原理,并从该原理推导出相应的Hamilton正则方程、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然后基于这种相空间非传统Hamilton变分原理,提出蜂窝夹层板动力响应分析的辛空间有限元-时间子域法,算例的数值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的计算精度与效率都明显高于国际上常用的Wilson-θ法和Newmark-β法。  相似文献   
870.
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云冰  高德平  罗贵火 《航空学报》2006,27(6):1117-1121
滚动轴承载荷分布的研究大多应用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拟动力学法进行。由于Hertz接触理论半无限空间的边界条件,以及分析时采用刚性套圈假设,拟动力学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近年来随着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使考虑套圈变形和边界条件影响的滚动轴承载荷分布的研究成为可能。建立滚动轴承载荷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载荷参数对轴承接触应力、接触角和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将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与拟动力学法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由于有限元法考虑套圈变形以及边界条件的影响,与实验结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