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0篇 |
免费 | 1269篇 |
国内免费 | 37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46篇 |
航天技术 | 587篇 |
综合类 | 250篇 |
航天 | 9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69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216篇 |
2018年 | 214篇 |
2017年 | 270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225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240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264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209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206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134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针对从燃烧室引流喷射的推力矢量控制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流场计算与分析,比较了引流向喷管内喷射、向无弹翼的弹体外侧喷射和向有弹翼的弹体外侧喷射三种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向喷管内引流的侧向力与喷流位置和喷射角度相关,最大侧向力与轴向推力的比值与引流管喉部面积占总喉部面积的比值大致相等;向弹体外引流时,喷口附近的弹翼对流场有很大的影响,若没有弹翼,则侧向力放大因子小于1,不宜采用;弹翼对喷流侧向力起显著的增强作用,放大因子可达1.5或更高。 相似文献
402.
提出一种基于星间角距不变原理的多视场(FOV)星敏感器结构参数标定方法.这种方法以欧拉角表征多视场星敏感器各个子视场之间的旋转关系,利用识别得到的各个视场星点的坐标信息和赤经赤纬信息,计算出多对星光矢量来建立标定模型和目标函数,然后使用L-M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并解算出各个子视场之间的结构参数.此方法不需要外部姿态测量仪器辅助,可用于在轨和地面标定.在全天球随机抽取多个姿态生成多视场的仿真星图用于标定,并采用星内角统计偏差作为结构参数标定精度的评价指标.这种方法能够准确求解多视场星敏感器的结构参数.星内角统计偏差的平均值在星点位置噪声标准差为0.1像素的仿真试验中为1.3\",在外场观星的实际试验中为6.4\". 相似文献
403.
在飞行器隐身技术的研究中发现,雷达天线系统通常在飞行器鼻锥方向产生很强的RCS贡献[1]。因此,如何减少雷达天线带外的RCS而又保证自身雷达正常工作已成为目标隐身技术中的一个关键课题。文中介绍了由Jerusalem十字架型振子单元构成的带阻式频率选择表面来有效的控制电磁波的传输和反射,利用单个单元和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性质,采用理想匹配层(PML)吸收边界、周期边界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限大频率选择表面进行仿真。借助于有限元软件Ansoft HFSS对Jerusalem十字架型FSS进行了软件建模,并对Jerusalem十字架外形及平面波入射角对频率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仿真,给出了表面波频率选择特性随Jerusalem十字架几何参数和平面波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4.
405.
孙艳英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4,29(4):306-310
针对靶场试验安全控制中目标与安全管道位置估算的实际需求,结合靶场实时数据处理要求,提出了利用滑动窗口技术,动态载人理论弹道数据,并采用折半查找和KNN查询相结合的思想实现了目标与理论弹道最近邻点查询,完成了飞行目标与理论规划航迹间的位置等参数偏差查询。利用区间估计原理,给出了目标与安全管道相对位置估算方法,解决了传统试验中无法对目标与管道边界的接近程度进行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6.
为了研究全光相机对火焰等半透明介质的光场采样并优化全光相机的参数,基于近轴光学,建立了全光相机的逆向光线追迹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弥散介质沿采集方向的半透明特性,提出了像素采样锥形角以及物方采样角度等评价光线角度采样的性能指标,据此分析了全光相机像素和微透镜的位置对光场采样特性的影响,以及全光相机光学参数变化对光线方向采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火焰辐射光场时,较小的微透镜直径有利于提高光场采样的单方向性,并减小主镜头入瞳直径,而较小的主镜头焦距有利于增大物方采样角度。 相似文献
407.
408.
针对航天器的控制力矩陀螺群框架构型奇异以及传统奇异规避方法在规避时存在的框架“锁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指令力矩进行螺旋式搜索的控制力矩陀螺奇异规避方法.该方法在鲁棒奇异逆操纵律和零运动操纵律的基础上,引入随奇异度量值自主调节的旋转角和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旋转轴,让期望力矩通过搜索寻找出逃离奇异状态的方向,来实现奇异规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奇异规避特性,并能够克服常规奇异规避方法存在的框架“锁死”情况. 相似文献
409.
机轮刹车系统是飞机上最重要的着陆减速系统,关系到飞机的安全起降,其核心是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飞机刹车过程包含了众多在控制领域具有挑战的问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强时变性),如何在刹车过程中有效克服着陆中所涉及的地面摩擦、刹车盘力矩波动、起落架载荷变化和阵风等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干扰,实现对地面结合力的可控利用,将对提高飞机地面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飞机防滑刹车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简述了飞机机轮防滑刹车系统的作用、发展、基本控制原理和典型架构;从应用需求出发归纳了关键评价指标;以数学模型的形式描述了系统内的典型非线性环节和着陆环境中的扰动;按照飞机防滑控制技术发展的顺序,依次介绍讨论了开关式防滑控制、偏压调制式防滑控制、自适应防滑控制和智能防滑控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从刹车控制律验证角度介绍了全数字仿真和试验方法。最后,结合刹车控制系统研制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本领域所涉及的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10.
对2D雷达与3D雷达的航迹关联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通过升维来达到航迹关联的算法,解决了2D雷达与3D雷达同地、异地配置的关联问题。通过典型环境下的仿真,体现了算法较好的关联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