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977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航空   2726篇
航天技术   565篇
综合类   206篇
航天   93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给定通流部分形状时轴流压气机级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维理论对轴流压气机的初步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导出了轴流压气机基元级的特性关系。建立了在给定通流部分形状时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解析关系。并通过研究给出了数值算例。所得解析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并可进一步拓展用于多级轴流压气机优化中。  相似文献   
432.
基于CPLD的RS422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422总线目前已大量用于长距离线路通讯.阐述了一种利用CPLD作为主控单元所构成的RS422接口转换电路,该接口电路所有运算功能均采用硬件逻辑实现,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并行总线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简单介绍了新型的串行总线的一些特点、优势,并对现在几种流行的串行总线互连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434.
介绍了对圆度仪的数字化改造方法。讨论了测量数据的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及利用单纯形法对测量对象圆度进行评定,给出了实际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35.
介绍了由PC机主CPU与TMS320C32(以下简称C32)DSP构成的多目标雷达坐标测量系统,并将任务合理分配给PC机主CPU及C32负担,从而使PC机主CPU和C32在低价位下提供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436.
自动阻抗调配器在微电子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计量校准工作,本文介绍了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模型,组建了校准系统,实现了主要参数矢量重复性、驻波比和插入损耗的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437.
针对战术弹道导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无人飞行器等新型具有高机动性能的防空目标,为提高成功拦截的概率,采用多枚拦截弹进行拦截。应用微分对策理论,将双拦截弹拦截单目标的末段制导问题建模为“二对一追踪-逃逸”对策模型。考虑最大加速度约束,研究了两枚拦截弹的拦截空间分解和对策空间分布,并通过仿真研究了制导律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枚拦截弹拦截时,脱靶量对目标机动方向的转变时间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38.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柔性航天器的振动主动抑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哈密顿原理和压电驱动的载荷比拟方法,建立了带MFC压电驱动的离散形式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算法进行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在航天器的柔性体受到脉冲载荷激励条件下,使用MFC驱动器可以实现航天器挠性振动的快速抑制,并且同时保持中心刚体姿态的稳定性,即能够实现挠性振动与姿态运动的协同控制。基于MFC的主动控制方法对于高频响应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柔性占优的航天器,采用MFC的主动控制优于被动控制。本文方法在处理具有复杂柔性体的航天器时更具优势,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39.
针对基于点特征的单目视觉位姿测量,研究了一种基于不共面5个编码特征点的单目视觉解算算法,利用大靶面高分辨率相机采集运动物体姿态图像,利用目标物体上编码特征点间的几何约束关系,通过正交迭代解算算法完成目标物体的位姿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位移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5mm,姿态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05°,可满足航空航天领域试验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440.
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已成为未来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和货运、太阳能电站以及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等空间任务中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推进技术之一。在梳理不同无电极等离子体电磁加速机制基础上,开展大功率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性能对比,给出新概念无电极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向未来超大功率拓展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同步分析了该技术亟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旨在为中国新概念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