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654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提出了双耦合Duffing振子仿真系统检测小通道气液两相流型信号的方法。搭建了双耦合Duffing振子仿真系统,针对流型信号的特征确定了3个关键参数:阻尼比、耦合系数和频率,并应用典型混沌信号Lorenz和R9ssler对该仿真系统进行了性能检测。在两相流型信号检测时,提取了振子振动的瞬时速度和位移2个特征值,并基于特征值对流型动力学特性及流型辨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典型混沌系统的检测验证,发现本文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能够较好地表征典型信号的混沌特性。提取的2个特征值能够揭示出小通道气液两相流型转变过程中气液两相间的作用机理。系统的振子振动瞬时速度结合位移实现了小通道气液两相流典型流型的准确识别,有助于其他不同介质的多相流动特性分析与流型辨识。  相似文献   
902.
核热推进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热推进具有比冲高、推力大,及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在载人深空探测、大型星际货物运输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美国和俄罗斯/前苏联的核热推进技术研发历程和技术发展状态,归纳总结了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推力水平中等化、堆芯构成模块化、燃料元件高性能化、试验手段非核化和多功能模式化的发展趋势,并初步分析了核热推进研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堆设计技术、核安全防护设计技术、燃料芯块制备技术、燃料元件成型技术、排气处理技术,及发动机启动技术等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核热推进技术发展提出了核与航天部门合作研发、借鉴美俄经验教训、及早并持续开展研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03.
基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建立了运动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载 SAR对运动目标成像的特点 ,然后对近年来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最后对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4.
采用Sol-gel法,以自制的AAO模板制备了直径40~60nm,长度为150~200nm的一维BaFe12O19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BaFe12O19纳米线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外磁场的驱动下,对一维BaFe12O19纳米线进行操控.研究发现:BaFe12O19纳米线的易磁化方向平行其轴线方向,且操控后,BaFe12O19纳米线定向连接成“链”,当磁场与BaFe12O19纳米链阵列平行(∥)时,纳米链的剩余磁化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和最大磁能积(BH)m都得到增强.矫顽力(He)由3.98×105A/m增大至5.01×105 A/m,矩形比为0.9,可成为优异的高密度垂直磁记录材料.  相似文献   
905.
现代机枪普遍采用反后坐装置,机枪反后坐装置实际是一个缓冲器。设计一款新型粘弹性胶泥缓冲器来替代传统弹簧缓冲器,以提高机枪射击精度。在分析胶泥缓冲器后坐阻力构成的基础上,依据内弹道理论,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内弹道计算,得到12.7mm机枪膛底合力的变化曲线。通过ADAMS软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机枪的后坐复进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后坐复进过程中后坐质量运动的位移与时间、速度与时间、后坐阻力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分析。用机枪射击精度和稳定性进行验证,胶泥缓冲器相比弹簧缓冲器可消耗更多能量,增长后坐行程,且射击精度更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06.
针对国内高空试车台研究中缺少对供气压缩机组动态仿真研究方法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热力系统的动态仿真建模方法。基于守恒方程,获得了压缩机、管网、换热器、调节阀的动态仿真计算模型;将Greitzer压缩机模型应用到复杂热力系统的动态建模中;在容腔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流动损失计算模块,提出了“容腔-损失”管网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某试车台供气压缩机组动态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压缩机、管网等部件动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其中,压力、温度的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均小于1%;与传统的容腔模型相比,“容腔-损失”管网模型误差明显减小。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07.
将低马赫数大转角弯叶片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在计算中弯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系数为11%,在实验中弯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系数为13%.为了深入讨论压气机中弯叶片的适用条件,在0°迎角下,只改变几何折转角,共做了4套平面叶栅的数值分析,其结果表明大转角弯叶片的效果较为明显,比如在59.5°折转角叶栅中,最佳弯角为30°的正弯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系数的17.9%;而在39.5°折转角叶栅中,最佳弯角15°正弯叶片只减小了损失系数的0.7%,当进一步增加弯角时,损失反而增加.可以证明在低马赫数条件下叶型折转角的大小是在压气机中是否使用弯叶片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908.
分析了长波BPL授时传播误差,设计了一个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传播误差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对误差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误差基本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BPL长波传播中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进行研究,取得初步模型数据,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获得的模型数据为进行ASF误差的预测及扣除其对长波BPL授时影响,提高授时精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9.
激波干扰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局部干扰现象,当该现象发生时会产生复杂的波系结构,对流场行为特征产生影响,进而对飞行器物面载荷及发动机性能产生显著影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针对斜激波入射平板问题,在固定来流马赫数5、单位雷诺数7.12×106 m-1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上下平板展向宽度研究了6个不同状态下的激波反射类型。结果表明在受限空间内必须考虑侧向溢流对激波反射类型的影响。随平板展向宽度增加,激波反射类型从正则反射逐渐过渡至马赫反射,且马赫杆长度变长并逐渐前移,直至导致内流道堵塞形成脱体激波。采用激波极曲线方法在激波入射角度固定的条件下对两种激波干扰类型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随激波强度增加两束透射激波极曲线上移缩小,进而造成波后流场参数匹配需求,激波反射类型逐渐从正则反射向马赫反射转变,得到了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10.
为了解决仿真过程中网格畸变导致的计算终止以及计算精度与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Python对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提出一种二维局部网格动态细化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网格细化准则和细化方法以及物理场的传递过程,完成了整个算法程序的开发,并应用该算法实现了在二维切削仿真中局部网格动态细化。与全局加密网格的模型相比,在保证仿真精度误差为5%以内的情况下,采用局部网格动态细化时计算效率提高了210%。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该算法所建立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