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3篇 |
免费 | 522篇 |
国内免费 | 23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85篇 |
航天技术 | 213篇 |
综合类 | 94篇 |
航天 | 4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28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以三维非结构网格的显式有限体积法为基础,采用了一种TVD方法求解三维Euler方程,使用Roe通量来计算网格单元边界处的守恒量通量.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用该方法模拟三维爆炸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方法可行,稳定且有效. 相似文献
93.
94.
以CAD/CAM软件为依托,对飞机模型的传统做法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将以前的制作过程,整合成测绘、CAD造型、CAM加工的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自主创新,也能够更加紧密结合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5.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冷态流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北工业大学电阻加热超声速燃烧室直连式实验设备,针对自行设计的超声速燃烧室模型,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Ma=2.0、入口流量m=0.73~1.0kg/s、入口总压pt≈(7~8)×105Pa、入口总温Tt为室温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燃烧室进口流量、隔离段长高比以及燃烧室出口堵塞比情况下的燃烧室冷流实验;采用CFD商用软件对燃烧室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隔离段的长高比,可以提高燃烧室抗反压的能力,燃烧室出口压力场的畸变对燃烧室内部流场有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6.
97.
分析了Intranet中的不安全性 ,根据具体的实践体会从WindowsNT、SQLServer及动态网页脚本语言ASP等方面论述了与安全因素有关的技术漏洞 ,给出了克服不安全问题的技术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民用涡轴发动机进气系统结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中国民航规章CCAR-33部R2版中第33.68条款适航要求,针对涡轴发动机提出了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试验方法,包括结冰关键点分析、结冰取证试验点选定、整机结冰取证试验三部分。结合涡轴发动机工作包线,开展结冰关键点分析以选定结冰取证试验点。在结冰包线内选择了若干结冰计算点,并计算每个点的结冰位置与结冰量。计算结果显示:温度接近0 ℃且海拔高度较低的区域是涡轴发动机结冰量显著的区域。结冰试验时在-4~-1 ℃的温度区间寻找刚出现结冰的温度点与结冰量最大的温度点。试验结果显示:结冰量最大的温度点是最严酷的结冰试验点。 相似文献
99.
甚小型卫星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立方星(CubeSat)、片上卫星(SpaceChip)、印制电路板卫星(PCBSat)、多芯片组件卫星(MCMSat)4种甚小型卫星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CubeSat技术最为成熟,已发射多颗此类卫星,但体积固定,成本较高;SpaceChip是卫星小型化的最终目标,它成本最低,集成度最高,体积最小,但通信距离较短;PCBSat的成本和性能居中,设计复杂度低,且元器件有商用现货供应,但功耗较大;MCMSat综合了PCBSat和SpaceChip的技术特点,技术复杂。我国甚小型卫星可选择优先发展PCBSat;重点突破商用现货元器件的筛选,以及空间应用技术、一体化姿态控制技术、新型微推进技术、轻型高效的蓄电池和太阳电池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评估复合喷管热防护性能以及获取喷管烧蚀和结构应力分析的工况条件,运用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复合喷管的结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中,采用了两方程RNG k?ω湍流模型和增强型壁面函数,利用流固耦合的计算方法,获得了喷管结构瞬态温度场的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结构温度场最终分布状态和初期传播特点,以及喉衬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估算了喉衬的烧蚀。分析结果表明,喷管结构热防护性能满足要求,温度最高区域位于喷管收敛段中后部,喉衬线烧蚀量约为2.1 mm,为喷管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