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94篇
航空   532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缘板摩擦阻尼器的减振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叶轮机叶片缘板金属摩擦阻尼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摩擦阻尼器对叶片的一阶弯曲振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金属摩擦阻尼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振动;通过合理选择阻尼器的质量(即正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叶片的弯曲振动应力,即存在一最优正压力;并且随着激振力的增加,这一最优正压力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它是叶轮机械中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42.
微涡喷发动机是低成本的结构简单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特别适合于推动巡航导弹、(雷达)假目标、轻型直升机、无人侦察机和航空靶机。离心甩油盘环形折流燃烧室由于具有燃油雾化质量好,轴向长度短,高空性能好等优点,很适合作为微涡喷发动机动力装置的燃烧室。本文主要研究了离心甩油盘环形折流燃烧室的气动热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两态滞环电流控制型双Buck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系统内环进行建模和分析。从理论上分析得到电流内环可以把LC二阶系统降阶为一阶系统,并将电流内环近似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主要取决于系统滤波电感的大小,并提出了一种滞环电流控制型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解耦设计方法,对宽变频输出时的输出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相组合式实验研究,通过数字控制技术实现逆变器系统具有360~800 H z宽变频输出。最后通过三相6 kVA原理样机,验证了本逆变器系统在全频率范围得到良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和较高的效率,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4.
To explore the low-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ended-Wing-Body (BWB) configuration for future civil aircraft, a series of unmanned subscale demonstr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tested by our research team. During this process, specific safety risks deriving from uncertain design features, system unreliability, and insufficient personnel experience caused continuous flight test mishaps and the risk mechanism was not clear. Local and trial-and-error learning driven safety improvements took few effects on mishap prevention, so our focus was turned to look for systematic safety strategie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ystems theory based hybrid model to integrate the physical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techniques with the system dynamics method for illustrating the multiple risk interactions of the demonstrator flight test involving organizational, human resource and technical system factors. Using the prior BB-5 demonstrator as a case, the hybrid model simulation represents its historical risk evolution process, which verifies the model rationality. Derived risk control strategies reduced the mishap rate of a new demonstrator called BB-6 Sprit. The paper also shows the extended hybrid model can be applied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from the initial period of vehic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5.
针对两种典型硅橡胶基防热涂层开展高温燃气流烧蚀实验,通过对烧蚀后涂层的宏观及微观形貌分析,探讨了其防隔热机理及烧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烧蚀后两种涂层均存在液态层、陶瓷层、热解层以及原始层;烧蚀过程中甲基苯基硅橡胶涂层主要发生主链“回咬”成环反应,导致树脂基体交联密度降低,力学性能下降,涂层外表面发生开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涂层则主要发生侧基交联反应,使树脂基体交联密度上升,促进涂层发生陶瓷化转变;热辐射、热容吸热、热解反应吸热以及热阻塞效应为四种主要的热耗散机制,质量损失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反应气体释放以及气动剪切力导致的机械剥蚀。  相似文献   
146.
潜艇雷达隐身用吸波涂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XFT-2吸波涂料的吸收性能和一系列机械物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涂料满足潜艇用吸波材料的技术要求,在潜艇隐身技术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针对低周疲劳载荷下发动机涡轮盘早期短裂纹扩展行为,提出适用于工程结构的耦合晶体塑性(CP)理论和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的多晶短裂纹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晶体内总累积分解切应变作为裂纹扩展判据并使裂纹沿最活跃滑移系对应的滑移平面传播。框架采用子模型技术/分区域网格细化以及宏-介观本构结合的方法解决真实工程结构和微观模型尺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可接受的计算代价下预测了涡轮盘危险截面处的短裂纹扩展路径及速率。结果表明该结构内早期裂纹生长路径及速率受到晶体取向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分散性,同时验证了基于CP-XFEM的框架在预测工程结构短裂纹扩展寿命及分散性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8.
未来空战正朝着无人化、自主化方向发展,自主空战决策方法是未来空战的重要支撑手段之一。传统空战决策方法由于维度限制,存在无法处理连续动作与远视决策的问题。基于Actor-Critic 方法提出空战连续决策的统一架构,依据空战训练经验对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奖励及训练科目进行合理设计,测试多种连续动作空间强化学习算法在高不确定性空战场景下的学习效果并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架构,可以实现连续动作下的远视价值寻优,智能体可以在复杂空战态势下做出最优决策,对随机机动飞行目标有较高的击杀率,且空战机动轨迹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9.
单玉姣  郑宁 《推进技术》2016,37(6):1084-1091
以高负荷单级风扇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流场分析和叶型中弧线离散点弯角控制相结合的气动优化方法,研究超声速叶型中弧线优化机理和设计原则,以提高高负荷风扇转子的设计技术,并用商用气动计算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估。计算结果显示,优化后设计点效率提高1.1%,设计点流量提高1.01kg/s,设计转速喘振裕度提高1.85%,中低转速性能基本不变。研究表明:叶型面积比、叶片表面静压分布和激波结构对叶型性能影响显著,通过控制中弧线局部区域的弯角,能够实现三者的合理分布,提高风扇转子性能。  相似文献   
150.
环境因子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现行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的分析,得出了两种环境条件下,产品参数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典型正态分布的环境因子的分析,提出了环境因子的二因子法,指出其普遍适用性,给出了应用环境因子对试验数据进行综合的一般步骤,且以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