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0篇
  免费   1161篇
  国内免费   1279篇
航空   6252篇
航天技术   3428篇
综合类   1140篇
航天   295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94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28篇
  1973年   23篇
  1972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带肋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用瞬态液晶测量方法测量了整个叶片内部三个通道的全表面换热分布.研究了不同的气流雷诺数情况下和三个出口不同的出流比情况下对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流比情况下,通道的平均努塞尔数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当进口雷诺数一定的情况下,三个出口出流比例为0%, 75%和 25%时整个通道的平均换热最强;在弯道处布置放射状的肋片,能够非常好地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542.
先进复合材料在未来飞行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复合材料在飞行器结构中的用量已经成为航空航天结构的先进性标志之一,其优越的综合性能非常适应未来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文章概述了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应用中的主要发展历程,结合未来飞行器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先进复合材料在未来飞行器运用中可能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  相似文献   
543.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郭洪涛  路波  余立  杨兴华  罗建国  吕彬彬 《航空学报》2012,33(10):1765-1771
为了验证高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以及获取某战斗机颤振安全边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战斗机全模颤振特性,重点考察了模型在支撑系统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典型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支撑系统可以使颤振模型具有除轴向以外的5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声速时的非线性气动力与速压较高时的结构非线性对全机颤振特性有较大影响,导致模态参数与颤振稳定性参数随速压呈非线性变化;振动波形图显示了该模型颤振形式为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44.
针对复合材料后机身加筋壁板构型选择问题,采用有限元前后置处理软件Patran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进行初步分析,利用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优化软件Hypersizer进行结构形式的优化计算分析,优选出后机身壁板最佳结构形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545.
Mahaffy  P.R.  Donahue  T.M.  Atreya  S.K.  Owen  T.C.  Niemann  H.B.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8,84(1-2):251-263
The Galileo Probe Mass Spectrometer measurements in the atmosphere of Jupiter give D/H = (2.6 ± 0.7) × 10-5 3He/4He = (1.66 ± 0.05) × 10-4These ratios supercede earlier results by Niemann et al. (1996) and are based on a reevaluation of the instrument response at high count rates and a more detailed study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species to the mass peak at 3 amu. The D/H ratio is consistent with Voyager and ground based data and recent spectroscopic and solar wind (SW)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Infrared Spectroscopic Observatory (ISO) and Ulysses. The 3He/4He ratio is higher than that found in meteoritic gases (1.5 ± 0.3) × 10-4. The Galileo result for D/H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for hydrogen in the local interstellar medium (1.6 ± 0.12) × 10-5 implies a small decrease in D/H in this part of the universe during the past 4.55 billion years. Thus, it tends to support small values of primordial D/H - in the range of several times 10-5 rather than several times 10-4. These results are also quite consistent with no change in (D+3He)/H during the past 4.55 billion years in this part of our galaxy.  相似文献   
546.
高温下纳米隔热材料内热辐射的影响将显著增强,其热辐射特性对热辐射传热有很大影响。为了认识高温纳米隔热材料的热辐射特性,采用Mie理论建立了掺杂纤维增韧剂和遮光剂的纳米隔热材料热辐射特性理论计算方法,编写了纳米隔热材料热辐射特性计算程序,对某纳米隔热材料的热辐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光谱衰减系数、光谱散射反照率以及全光谱平均辐射特性参数及散射相函数。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在3~9.5μm波长范围内,纳米隔热材料对热辐射具有强烈的衰减作用,对3~7μm的热辐射呈现强烈的散射特征,对7~9.5μm的热辐射,随波长增大散射特征逐渐减弱,对9.5μm的热辐射呈现较强的吸收特征。在300~1 300 K,该纳米隔热材料全光谱平均衰减系数>5×104 m-1,平均散射反照率>0.96,具有较强的前向散射特征,这些特征来源于遮光剂粒子,增韧剂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47.
采用GPC、流变仪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分子量的固态PCS和液态PCS的黏度进行表征.分析了PCS分子量、软化点及黏度特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用热重法对固态和液态PCS陶瓷产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PCS在室温黏度较低,陶瓷产率较高(77%),而固态PCS熔体在>200℃具有较低黏度(500 mPa·s),因此LPCS更适于用作PIP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浸渍前驱体.  相似文献   
548.
X-Cor 夹层结构的平压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的z-pin角度、面板厚度、去除泡沫处理的X-Cor夹层结构试样进行平压性能试验和分析比较,得到其破坏模式及不同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Cor夹层结构中z-pin和泡沫存在协同增强效应;增大z-pin端部约束和减少z-pin的植入角度能提高平压性能;但z-pin角度为0°的夹层结构平压性能对植入角的角偏差缺陷更敏感,缺陷的存在影响承力性能。  相似文献   
549.
用高速摄像系统测量桨尖运动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用高速摄像系统测量桨尖运动轨迹的原理和实施,来展望该系统的应用以及一种测量桨叶变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50.
Almost all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for the modulation of cosmic ray in the heliosphere are based on Parker's transport equation which contains all the important basic physical process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various mechanisms is however not established and may vary significantly over 22 years. Th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solar wind parameters, heliospheric magnetic field properties and cosmic rays over a wide range of energies and positions in the heliosphere have brought the realization that modulation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what the original drift models predicted. In the process the sophistication of models based on solving Parker's equation has increased by orders of magnitude. A short review of the global modulation of cosmic rays is given from a theoretical and modelling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