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阮颐  黄培中  卫炎 《上海航天》2004,21(5):61-64
为提高闭环集成光陀螺中电路的性能,提出了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PGA)实现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案,并给出了一个8阶低通FIR数字滤波器的FPGA流程、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电路工作正确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2.
交会对接最后逼近阶段CCD相机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林来兴  李灿 《宇航学报》1994,15(2):24-34
本文提出交会对接最后逼近阶段,在CCD相(及二极管阵列)任意安装条件下,测量追踪飞行器相对于目标飞行器位置和姿态的方位角法和成象法测量方案,及在采用单机和多机时的算法,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采用单机时,精度很高,而采用双机或多机,算法简单,速度快。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阶段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43.
芯片原子钟是具有小体积,低功耗特点的原子钟。本文采用了IIR滤波器方案对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输出信号进行处理,该方案有利于减小芯片原子钟的体积、提高芯片原子钟短期频率稳定度。实验结果表明,与FIR滤波方案相比,IIR滤波器使用的FPGA资源减小了约58%;与现有模拟滤波方案相比,使用IIR滤波器方案的芯片原子钟频率稳定度提高了1.4×10~(-10)τ~(-1/2)(τ=1s-100s),电路面积减小了10%。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进行零件实体造型、刀具轨迹生成及仿真加工的过程.以标牌零件为例,首先将零件划分为基本形状特征,利用特征造型工具逐次创建各基本形状特征的三维实体,其次分析并创建标牌零件的加工造型,以此为基础生成各加工表面的刀具切削轨迹,最后给出零件的仿真加工结果.结果表明,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进行零件的实体造型和数控辅助加工,可以加快编程速度,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45.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测量技术(GNSS-R)进行土壤湿度反演过程中,实际接收天线方向性会造成GNSS直反信号相关功率测量偏差。针对地基观测场景下天线方向性造成的相关功率的类余弦振荡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信号相关功率修正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地基GNSS-R土壤湿度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项式拟合的相关功率修正可以消除信号相关功率的类余弦振荡,提升GNSS-R土壤湿度反演中的观测数据有效性和反演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46.
从TGS813气敏传感器灵敏度特性出发,给出了采用该传感器检测易燃毒性气体,消除传感器离散性、非线性影响的检测电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7.
基于DLA模型,建立粉尘颗粒在纤维介质表面沉积形成滤饼的模拟模型.模拟中考虑了颗粒运动方式对滤饼孔隙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滤饼的形态结构与Pe数密切相关,Pe数越小,滤饼结构越松散、沉积颗粒的空间分布越不均匀.颗粒作惯性运动形成滤饼的孔隙率为0.720±0.024,不同Pe数下,滤饼厚度与沉积颗粒数均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8.
文章具体讲述了课件素材的准备,课件主框架、目录导航以及页面内容的设计与制作,并给出相应的效果图.利用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制作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9.
周柏航  王浩  阮文俊  林庆育 《推进技术》2021,42(6):1380-1386
摘要:基于火箭撬地面试验的需要,设计了大载荷高加速的短轨火箭橇动力系统,并对地面效应对火箭发动机尾喷管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文中采用FLUENT计算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火箭发动机尾喷管外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分析了单枚火箭以及双枚火箭工作时,地面效应对发动机尾喷管流场特性的影响。针对本文研究的大载荷高加速的短轨火箭撬动力系统,地面效应的影响和双尾喷管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在1.5ms时开始显现,在2ms~3ms时比较明显,在5ms~20ms开始减小,最后形成稳定的尾部流场。对于喷管出口直径275mm、轴线距离地面不小于472mm和双喷管轴线距离不小于680mm的火箭橇动力系统,在火箭橇运动起来20ms之后,地面效应影响和双火箭发动机之间相互作用变得非常小。  相似文献   
50.
深入思考了垂准仪校准的若干问题,从光学铅垂对点锥面理论出发,就垂准仪校准中的基础理论、实际校准及校准装置的建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