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71.
172.
BDS(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MEO/IGSO (Medium Earth Orbit/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中圆地球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D1导航电文上调制了NH(Neumann-Hoffman,奈曼-霍夫曼)二次编码,而在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上未使用.利用北斗MEO/IGSO和GEO卫星进行差分定位时,采用不同NH码符号映射规则的接收机之间会出现半周载波相位偏差的问题,严重影响RTK (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应用.通过分析半周载波相位偏差的形成机理,从单差、双差、三差应用角度分别研究了半周载波相位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接收机NH码符号映射规则与卫星不一致时,接收机直接用乘法器对NH码解调将存在反相,也即引入了半周载波相位偏差;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单差和双差应用时会存在半周载波相位偏差的问题;三差应用时不存在半周载波相位偏差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需在北斗接口控制文件中明确卫星NH码调制或映射规则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73.
不同燃烧室长度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剑  武晓松  马虎  彭磊  徐灿 《推进技术》2016,37(10):1991-2000
为了研究燃烧室长度对旋转爆震发动机(RDE)推力和比冲的影响,设计了RDE推力试验台,以环形燃烧室内径和外径分别为70mm和80mm的RDE作为实验模型,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以H2和Air分别作为燃料和氧化剂,使用高能火花塞直接点火,并用压电式力传感器测量推力,实验研究燃烧室长度分别为40mm,60mm,90mm和120mm的发动机工作性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室长度对RDE稳定工作的工况范围有很大的影响;在稳定工作的工况范围内,燃烧室内的爆震波的传播速度及RDE的推力和比冲随着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提高,而当量比和燃烧室长度均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爆震波的传播速度及RDE的推力和比冲达到最大值。针对于本论文中的RDE实验模型,基于混合物的比冲最高能够达到74.61s。  相似文献   
174.
卫星扰动对星载SAR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快视成像质量与卫星的运动姿态密不可分,卫星扰动主要体现在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上,而快视成像一般利用卫星星历来估计多普勒参数。通过详细分析,找出了卫星扰动对多普勒参数的内在联系,给出了详细的数学公式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给出了平台的控制精度范围,为星载SAR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在当前试飞模式下,立足于某型客机机组告警系统(Crew Alerting System,简称CAS)信息复杂、重构平台单一等不足,设计了一套CAS信息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简称WPF)框架,采用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显示层组合的典型三层架构,以遥测脉冲编码调试(Pulse Code Modulation,以下简称PCM)数据为输入,结合DataBinding数据驱动模型和XAML等技术实现了CAS信息的实时解析、传输、分发及显示。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系统间的耦合性,提高了实时性能和系统的可维护性。通过滑行、首飞等试验的充分验证,系统实现了该型客机CAS信息的100%地面复现,为后续民机试飞测试、监控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6.
重复使用贮箱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关键部件,使用寿命长,受力复杂,构型独特,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的难点,为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研制方法,本文对重复使用液氧贮箱的设计、制造与试验进行研究。在传统火箭贮箱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研究,阐述了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和贮箱材料选择,发明了液氧贮箱的前支撑、消能器与箱内附件的连接结构;对箱底的成型工艺和箱体的焊接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整体旋压成型工艺优于传统的瓜瓣拼焊工艺,真空电子束焊接可以保证箱体质量和尺寸精度;关于试验的创新包括用试片级前支撑结构选型试验和强度极限试验取代全尺寸真实环境试验,进行箱外消能器测试而不是箱内测试,以及将光纤检测技术纳入传统的箱体静力试验。  相似文献   
177.
徐磊磊  阮灿  方骁远  邢菲  赵传亮 《推进技术》2015,36(7):1054-1061
研究了突扩扩压器中前置扩压器各参数与总压损失和静压恢复间的关系。采用实验与FLUENT计算结合的方法,通过水槽PIV实验得出扩压器内的流场信息,对照不同的湍流模型,得出最佳的计算方案。根据此计算方案计算不同的扩张角下前置扩压器性能的变化,得出各参数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雷诺应力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扩压器内部流场;前置扩压器扩张角存在一个最佳值,大于最佳值前置扩压器会出现流动分离;结合理论分析和计算数据总结出计算前置扩压器总压损失系数和静压恢复系数的公式,利用此公式还可求出最佳的前置扩张角和前置扩压器长度,计算误差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78.
为了研究某种续航火箭喷管推力的异常现象,采用AUSM+(advection upstream splitting method)格式、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湍流模型和LU-SGS(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隐式算法,求解二维轴对称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对入口压力相同、环境压力不同的该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在环境压力为50.67~101.32kPa下其推力特性的差异,并分析了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外喷管出口边界的静推力为负值且绝对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环境压力为60.80~101.32kPa区间范围时,外喷管出口边界的动推力和总推力变化相对较小,当环境压力小于60.80kPa时,该出口边界的动推力和总推力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79.
超燃研究地面实验中通过燃烧加热方式获得的高焓气体中通常含有H2O和CO2等污染组分,污染组分可能造成地面实验与实际飞行中燃料着火特性不一致。为了正确评估这两种污染组分对碳氢燃料着火特性的影响,在预加热激波管中研究了H2O和CO2对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的影响效应。根据超燃研究的实际应用需求,以压力为0.05,0.1,0.2MPa和化学当量比为0.5,1条件下RP-3航空煤油在纯净气体中着火特性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单独加入4%和25%的H2O,单独加入3%和10%的CO2,以及同时加入15%H2O+10%CO2条件下,污染组分对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0.1MPa时,H2O和CO2单独以及同时存在时对煤油着火基本都没有影响。在0.05和0.2MPa时,H2O对煤油着火具有明显促进作用,CO2对煤油着火产生阻滞作用;当H2O和CO2同时存在且压力为0.05和0.2MPa时,污染组分15%H2O+10%CO2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对煤油着火的促进作用。从燃烧反应机理和热物理性质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0.
火箭发动机燃气射流驱动液柱降噪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单兵火箭燃气射流噪声抑制的方法,设计了液体水柱放置在尾管中,采用高速摄影系统观察了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液体水柱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过程,并对气液混合物射流噪声声压进行了测量,对比了有无液体水柱两种状态下射流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尾管中放置液体水柱后,由于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燃气射流流场结构以及降低了射流特征参数.通过与无液体水柱的燃气射流对比,发现有液体水柱时整个测点区域的噪声声压级峰值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且地面对声波的反射也减弱,噪声声压级峰值随着测点偏离射流中心轴线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放置液体水柱后起到了明显的降噪效果,在偏离角为45°位置声压级峰值降低了6.4dB,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