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841篇
航天技术   177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3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31.
本文介绍电工实验“MCAI”课件的制作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受中西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影响,以英语为专业学习对象的大学生在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陷入了困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中西核心价值观融合问题的重视不足。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都亟需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3.
影响月球探测卫星星地时差的因素较多,文章介绍了其计算模型,并对其中的模糊距离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集中校时量和均匀校时量计算模型。实际结果表明:运用此两种校时模型和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嫦娥一号卫星的星地时差,并使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在5ms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34.
通过成功举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届数控技能高研班,指出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及实施人才战略准备方面,学校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强强联手,培训教师必须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35.
月面采样返回探测器推进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五号探测器承担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其飞行过程复杂,经历地月飞行、近月制动、环月变轨、月面软着陆、月面上升、月轨交会对接、月地入射等一系列过程,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推进系统技术要求高。探测器采用了氦气增压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技术,在以往技术基础上,通过系统轻质化设计、研发新型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气瓶、优化贮箱结构设计及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更轻巧的姿控发动机设计等技术大幅度减轻了分系统干重,通过提升主发动机燃烧效率、提升贮箱排放效率及控制膜片压差、采用贮箱间连通管、精确控制管路流阻等技术提升了分系统性能,通过强化系统可靠性设计、面向高温环境的系统状态管理、研发耐高温发动机、在轨超压自主故障检测与控制、零夹气新型加注技术等手段增强了分系统可靠性。阐述了推进系统的研制过程、设计方案、技术特点、关键技术攻关情况,以及在轨飞行结果,并总结了推进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36.
仪器由AT89C55单片机进行控制,通过键盘、LCD显示模块进行人机对话,完成波形选择、频段选择,频率、幅度输出控制。由MAX038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其波形选择由单片机进行控制;频段选择由五档组成,可通过旋扭开关完成;频率由单片机输出数据经D/A转换后控制MAX038;幅度由单片机输出数据经D/A转换后改变放大器负反馈深度来实现输出信号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7.
以新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特征模型的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特征建模理论并讨论了特征模型参数范围;其次,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实时估计火箭发动机伺服系统特征模型参数,使其满足特征模型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特性等价条件;最后,使用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律保证系统在参数估计过程中的闭环稳定性,同时引入前馈跟踪控制律,逻辑积分控制律和逻辑微分控制律使伺服控制系统快速、精确跟踪线位移指令并改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火箭发动机伺服控制系统指令跟踪精度高,动态特性良好,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38.
应用电瓶最佳受电原理,对常用飞机碱性电瓶的充电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脉冲恒流二阶段充电法是电瓶的最佳充电方法之一的设想,其可行性已被试验证实。利用该充电方法,研制成了飞机碱性电瓶专用充电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方法能大大提高电瓶的充电效率,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9.
基于左手材料的翼面隐身结构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含乐  祝小平  周洲  任武 《航空学报》2014,35(12):3331-3340
翼面隐身结构能同时满足飞行器机翼气动、结构和隐身的要求,但在空间有限的机翼中应用时,由于结构特点使其隐身效果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传统隐身结构中加入左手材料(LHM)进行改进。首先选取一种典型的LHM,从隐身设计角度出发,利用其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后向吸收率,对其电磁特性进行研究。然后根据LHM的电磁特性,将其应用于翼面隐身结构,在相同的RCS减缩效果下,应用LHM可有效降低隐身结构体积。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隐身效果,提出一种夹芯型LHM翼面隐身结构,并对该隐身结构中的结构参数利用代理模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较金属翼面段RCS降低了15dB以上,较相同结构的翼面隐身结构RCS降低了10dB以上。  相似文献   
40.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飞机燃油箱内燃油温度仿真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燃油温度是飞机燃油箱可燃性评估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研究飞机燃油箱内温度的分布规律及传热模型的正确性,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出了客机的燃油箱热仿真模型。在输入飞行实验所对应的的边界条件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燃油箱内部各计算节点处的燃油温度。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航行条件下,燃油箱热模型仿真结果均能较好地与飞行实验结果吻合,能够将计算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该燃油箱热模型进行热仿真数值模拟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飞机燃油箱热特性,能够在飞机设计阶段,用于对燃油箱结构以及内热源部件布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