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56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2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Human computational vision models that attempt to account for the dynamic perception of egomotion and relative depth typically assume a common three-stage process: first, compute the optical flow field based on the dynamically changing image; second, estimate the egomotion states based on the flow; and third, estimate the relative depth/shape based on the egomotion states and possibly on a model of the viewed surface. We propose a model more in line with recent work in human vision, employing multistage integration. Here the dynamic image is first processed to gener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image gradients that drive a mutually interconnected state estimator and depth/shape estimator. The state estimator uses the image gradient inform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pth/shape estimate of the viewed surface and an assumed model of the viewer's dynamics to generate current state estimates; in tandem, the depth/shape estimator uses the image gradient inform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viewer's state estimate and assumed shape model to generate current depth/shape estimate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model and compare model predictions with empirical data.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一种新型的、具有最小喉道面积的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 (称之为收敛形进气道 )的数值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形式的进气道 ,在整个飞行速度范围内可以降低阻力和高超声速发动机表面的热防护要求 ,通过降低外压缩表面的倾斜度和减少进气道及燃烧室壁的面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在采用低维次流动的气体动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成这种形式的进气道。计算是在无粘气体模型构架内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的。同时用边界层方程计算出计及粘性的气流特性和进气道特性。数值算法是通过收敛形进气道的有限宽楔形外压缩表面的计算和实验数据来验证的。进行实验研究的马赫数M=2~ 1 0 7,基于模型进气道高度的雷诺数Re=( 1~ 5) × 1 0 6。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这些结果也和通常的二维进气道的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3.
INTRODUCTIONThe study on phenomenon of multi- fluid in-terface driven by shock waves include:( 1 ) totrack the motion of multimaterial interfaces;( 2 )to simulate the chemical reaction on the inter-faces. As the pioneering work,chemical reactionis neglected in this paper. The objective is totrack the interfaces. Of course,the fluids aretreated as compressible medium under such ahigh impact.Although Eulerian schemes workwell for most gas flows,they have been shownto be too dissipative nea…  相似文献   
104.
地面部队的低空防空可分为保护固定发射场和机动设施两种.后者或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限随机动部队进行,或者被牵引着用于保护构筑工事的部队.  相似文献   
105.
对于固体推进剂火箭燃烧可采用一维模型预测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侵蚀燃烧特性。用取决于不同燃烧速率的速度来表示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数值积分控制偏微分方程就可得到分析结果。使用非定常公式预测固体推进剂侵蚀燃烧特性。计算了各种不同药形的复合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的侵蚀燃烧特性。测出了各种不同药形装填密度(药柱初始通孔面积与喉面积之比)对压力时间曲线的影响。现有分析指出,装填密度是确定某一特定药形及化学成分的推进剂侵蚀燃烧特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研究表明低燃速推进剂比高燃速推进剂反映出具有较大的侵蚀燃烧效应。同时也表明长方药形与圆柱药形相比具有较大的初始压力峰,相反压力很快就稳定到一般与装填密度无关的平衡压力。  相似文献   
106.
MX导弹第一级发动机在系统论证阶段后,现在正进入研制阶段。其设计原则是选择能使性能、成本和进度三者之间得到平衡的技术。由于MX导弹第一级发动机是为弹道导弹研制的迄今最大的固体动力装置,因而其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攻击性直升机和近程支援飞机数量的日益增加,已使在前沿作战地区使用防低空武器显得愈加重要.如果不加保护,机械化和步兵机动部队就可能在空袭中遭受毁灭性打击.在支援其他两用兵器时,多数情况下关键的防空由专用防空兵器来完成.然而,专用防空武器并不总是能提供完全安全的保护伞.战斗单元若具有一定的自卫防空能力,那末其战场生存能力将大大提高.但直到最近人们才试图利用两用防空兵器来改进整个防空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当前,各工业公司用来预测固体推进剂药柱结构安全裕度的方法各不相同。虽然他们所用的计算公式均很相似,但针对具体问题算得的安全裕度值却是有正有负。事实上,这一问题已成为发动机药柱设计结构完整性评定工作产生混乱的根源。本文评论了影响安全裕度计算的各项参数,即破坏准则、结构分析方法、推进剂响应和破坏特性。本文还鉴别和讨论了与上述参数有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十二种机载和航天器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意在帮助潜在用户针对特殊应用对这些系统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惯性顶级(IUS)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的丁羟推进剂及推进剂/包复层/绝热层界而系统的研制情况及生产历程;介绍了根据发动机设计要求选择推进剂配方的情况和推进剂的主要性能;还介绍了研制期间对配方和工艺的某些小的修改及修改原因。本文亦讨论了推进剂/包复层/绝热层的界面系统,包括包复层化学的主要特性和控制迁移现象以提高粘结系统的完整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