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航空   795篇
航天技术   296篇
综合类   135篇
航天   3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71.
非线性时间序列在卫星通信网络数据预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通信网络数据预测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系统建模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卫星通信网络数据的非平稳性和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应采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建模方法来分析、预测。在分析通信网络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卫星通信网络数据的ARIMA模型,在确定预测模型的阶和进行参数估计后,给出不同预测步数条件下的通信网络数据流量的预测,并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步数较小的情况下,预测误差在4%左右,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为卫星通信网络数据流量的预测、异常检测和网络负载预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2.
陆山  高鹏 《推进技术》2009,30(3):352-354,384
提出了考虑材料蠕变应变模型参数分散性及应力松弛效应的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蠕变应变概率模型;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分别回归蠕变和疲劳损伤函数;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总损伤分布及寿命可靠度。同时提出给定可靠度的寿命计算方法和两种考虑应力松弛的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可靠度分析简化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3.
提出了测定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的守恒积分-光测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守恒积分中位移梯度的应力分量表达式,从而可由应力光图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守恒积分,并确定应力强度因子.本方法克服了单参数法与双参数法固有缺点.由此所得结果与由边界配置法所得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974.
研究了驾驶员建模精度分析方法和提高建模精度的途径。基于驾驶员在环实时仿真结果,识别驾驶员描述函数,按加权最小二乘准则采用复形调优算法识别模型参数。结合两步识别过程,针对现有模型精度公式在最终模型检验上的缺陷,进一步完善了精度评价公式。根据公式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驾驶员模型参数调整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公式和方法对提高驾驶员模型建模精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75.
软开关组合式变换器建模与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岩  严仰光  赵修科 《航空学报》1998,19(5):597-602
针对电流控制离散脉冲调制方式下的一种软开关组合式变换器,借助于时域仿真和付里叶变换建立系统频域模型(频率特性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导出等效解析模型,为软开关组合式变换器系统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特别是解决了其电压调节器设计盲目性的问题。并给出了电压调节器设计及系统性能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976.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跨厚比在30~40之间的工字型长桁加筋壁板的稳定性问题,采用三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给出实用、可靠的跨厚比在30~40之间的工字型长桁加筋壁板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77.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cycle the inedible biomass of higher plants to improve the closure of 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 (BLSS). Processing candidate higher plant residues into the soil-like substrate (SLS) as the plant growth medium is a promising way to achieve. In this study, three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SLSs, using residues of wheat and rice as feedstock, were compared. As for the first traditional technique, SLS1 was obtained by successive conversion of wheat straw by oyster mushrooms and worms. In the other two methods, SLSs were produced with aerobic fermentation (SLS2) or anaerobic fermentation (SLS3) followed by worm conversion. The changes in SLS cellulose, lignin, available elements and pH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 matur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value of C/N. The fertilitie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available elements contents and lettuce productivi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cond technique was optimal, whose process cycle was 30 days less than that of SLS1. The total cellulose and lignin degradation of SLS2, achieved 98.6% and 93.1% during the 93-days-processing, and the lettuce productivity reached 12.0 g m−2 day−1.  相似文献   
978.
We investigate the north–south (N–S) asynchrony of the polar faculae and compare it with the hemispheric asynchrony of solar activity at low latitudes. We find that, (1) both the solar activity at high and low latitudes do not synchronously occur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there is phase shifts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2) the N–S asynchrony of the polar faculae is a function of latitudes, implying that the asynchrony of the polar faculae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is related to the hemispheric asymmetry and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ar faculae.  相似文献   
979.
Kalman滤波中连续系统离散化的计算机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时间连续系统的离散化算法。运用矩阵论的二次型原理,推导了连续系统离散化的一般公式,得到了系统状态方程在时间域中的离散化通用模型,通过设计参数N保证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该算法有利于针对时间连续系统的卡尔曼滤波过程在计算机上的一体化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0.
为了测量离面位移的一阶导数即斜率分布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面内分量不敏感的双孔径数字散斑剪切干涉技术,利用时间相移技术进行条纹的定量分析。双孔径装置固定在成像系统前,玻璃楔片放置在任意一个孔径前以便引起横向剪切。通过实验测量一个周边固支,同时受离面变形和面内转动载荷的圆板的斜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光学系统得到的条纹图仅表示斜率条纹轮廓,而条纹图中由面内位移以及相应的应变分量的影响都被彻底去除。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