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23篇
航空   1394篇
航天技术   249篇
综合类   140篇
航天   46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简述了大芯径大数值孔径光纤测试系统的测量原理,建立了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82.
针对纹理图像的去噪问题,通过分析全变分(TV)去噪模型与方向全变分(DTV)去噪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基于的DTV去噪模型。为了刻画图像中的不同结构特征,该模型中DTV正则项的指数p由图像的结构来确定在(0,2)中自适应地选取。由于该模型是含有可分性算子的非光滑优化问题,可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求解,并能保证算法的收敛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经典模型相比,提出的模型取得了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有效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83.
磁场导向控制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矢量控制算法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中一般由CPU或DSP实现,难以满足航天应用中实时性较高场景下的需求。为提高宇航电机系统控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从FOC矢量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伺服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一种全数字、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器硬件加速设计方案,并在具有可编程逻辑功能的宇航级SiP6117S芯片上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前人的设计,通过调整观测数据的量化精度来降低硬件加速过程中的处理延时,能有效改善多级流水延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4.
A new thermo mechanical model for fiber fabric of hypervelocity impact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Johnson Cook model, the Gruneisen equation of state and the FEM SPH coupling algorithm, while some new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such as the heat generation, strain rate strengthening and high temperature softening of materials. Mechanical and thermal information could be obtained with the model, such as penetration, fragmentation, stress and strain, heat generation and temperature field of fiber fabric.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85.
利用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的回转体表面微织构是在机床主轴旋转、平台进给和装置椭圆振动的联合运动下得到的,机床主轴转动与装置位移输出如果不能保持完全的实时同步,会造成微织构加工的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转角的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主轴的对位基准处实现装置正弦信号的复位,以修正转速漂移造成的加工位置误差,并通过判断主轴角度信号实时输出对应幅值电压来实时同步信号输出和机床旋转运动。基于LabVIEW FPGA搭建同步控制模块,经试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加工的矩形阵列微织构轴向排列与中轴线平行,与周向排列的夹角和仿真结果的偏差不超过0.1°,织构深度随转角的不同发生预设的变化,因此,同步控制方法具有实时同步控制椭圆振动切削装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加筋壁板大开口结构的压缩承载极限问题,规划了两组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试验件进行了静力试验,并同时采用了线性特征值法以及非线性的弧长法对其压缩极限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采用弧长法分析时,引入了模态扰动技术,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弹塑性性质。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对比表明:针对复杂结构稳定性问题,屈曲特征值法具有较大局限性,而结合模态扰动的弧长法对这种复杂的加筋壁板类结构压缩极限的分析精度较好。通过分析给出了加筋壁板大开口结构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7.
表层采样是月球采样探测的重要方式,样品智能确认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与复杂问题处理能力。结合月球表层采样铲挖工作过程,分析了铲挖过程中臂载相机图像的特点,模仿有人参与识别过程,提出了层次解耦的月球样品智能识别流程,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一类深度卷积识别网络,完整地描述了图像、特征、标记在网络中的正反传递关系,并在月球表层采样地面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光照、不同背景、不同过程、不同形态的样品,具有较好的泛化识别能力,误识别率优于8.1%,平均单幅识别时间约0.7 s。  相似文献   
88.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制备了GH4169合金,运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分析了热等静压对SLM成形GH4169合金组织及持久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组织中,沿沉积方向的晶粒为柱状晶,晶粒内枝晶组织细小,枝晶间分布大量Laves相;热等静压处理可有效消除组织中气孔缺陷,溶解大部分Laves相,促使组织晶粒等轴化,并减少后续980℃固溶处理过程中δ相在晶内的析出;热等静压处理能提高合金的持久寿命,但会降低合金的持久塑性。  相似文献   
89.
针对涡扇发动机用三轴承矢量喷管(3BSN),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巡航和垂直起降(VTOL)状态即非矢量和90°矢量状态下三轴承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非矢量状态下由于特殊的几何型面使得喷管下壁面出现了局部高温区,喷流形状也变成椭圆锥形,造成垂直探测面上正探测角壁面红外辐射较负探测角最大增加44.6%,水平探测面上的燃气红外辐射大于垂直探测面;90°矢量状态下,由于偏转的喷管结构对前端高温部件的遮挡,总辐射峰值仅为非矢量状态的43.3%;喷管90°矢量偏转使得远离曲率中心一侧的气流速度降低温度升高,喷管外侧出现了大范围的局部高温区,导致垂直探测面负探测角范围的壁面辐射大于正探测角范围,最大相对差值达到71.9%。喷管偏转也遮挡了部分喷管内部的高温燃气,垂直探测面负探测角的仅能覆盖喷管出口处的高温燃气区域,明显小于正探测角,造成燃气辐射出现了20%的最大相对差值。  相似文献   
90.
针对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磨削加工存在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建立基于恒磨除率X-C轴联动磨削理论模型。选用陶瓷CBN砂轮进行三弧段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的高速磨削正交试验,探究砂轮线速度、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比能、切向磨削力、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砂轮线速度对切向磨削力、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大,磨削深度对磨削比能、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进行表面形貌观测未探测到明显的磨削烧伤区域,证明恒磨除率X-C轴联动磨削方式可用于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