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航空   1277篇
航天技术   625篇
综合类   476篇
航天   5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solar wind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high-latitude ionospheric dynamic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 solar wind on the middle-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re much less studied.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bservations that large perturb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solar wind variations. In one event, a significant (20–30%) decrease of the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over a large latitudinal range was related to a sudden drop in the solar wind pressure and a northward turning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and the density decrease became larger at lower latitudes. In another event, periodic perturbations in the dayside equatorial ionospheric E × B drift and electrojet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s in the interplanetary electric field. Since the solar wind is always changing with time, it can be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mon source of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at middle- and low-latitu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wind variations and significant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space weather.  相似文献   
52.
在美国海军完成了“北极星”/“海神”武器系统计划之后,从1968年起美国海军便开始着手“海神”C-3导弹之后的新一代武器系统水下远程导弹系统的研发工作,新一代的武器系统将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从潜艇上发射具有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同时,装备这种洲际导弹的潜艇的艇体和推进系统也都将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潜艇噪声也将很低,因此,可以说水下远程导弹系统是一种致能更高,生存能力更强.具有更大核震撼能力的战略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53.
地中式混凝土油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正在开展的战略石油储备,提出用地中预应力混凝土罐进行石油储存.应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巨型混凝土单壁罐和双壁罐进行弹性分析,指出罐壁环向应力几乎全部由温度荷载造成,罐壁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具有明显时间性,储油初期罐壁温差最大,96?h后罐壁顶部拉应力达到最大;设置中间保温层后,内罐应力减小,外罐应力增大,应对内、外罐连接支墩做特殊设计,以满足罐壁温度变形.  相似文献   
54.
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的仿真过程建立了包含中断事件集和驱动事件集的广义半马尔可夫过程(GSMP)模型,对参数的无穷小扰动所引起的系统状态转移时刻进行了扰动分析,最后,讨论了扰动分析所需要的可变换条件和样本性能函数的关系,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对一类含自由-自由弹性梁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多体系统的结构特性和运动特性对其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简化,使惯性质量矩阵为对角形,得到了惯性解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在方程的数值求解时,可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为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实时仿真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6.
基于Patran/Nastran的结构优化系统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二次开发的结构优化系统,对两个卫星结构进行了以重量为目标、考虑基频和应力等约束的优化设计.系统由用户在Patran环境下完成问题建模,优化过程中调用Nastran作结构分析并结合二级多点逼近算法寻优.设计对象是由蜂窝夹层板、不同截面形状梁、板壳等组成的典型复杂航天器结构,设计过程中还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最终使重量明显降低,为工程部门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算例结果之一与其他结构优化系统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所开发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7.
本文叙述了高空科学气球上一种自行研制的宇宙尘收集器以及气球吊篮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五次高空字宙尘粒的收集飞行,简述了对所收集的尘粒进行系统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针对我国军用电子设备吊舱载机电源紧张,国产电子元器件耐温性能相对较差,对环境控制系统要求较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用冲压空气驱动的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蓄冷节能"的设计思想和逆升压回冷技术,并配备具有智能功能的测控子系统.为克服冲压空气压头低的困难,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提高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扩大系统进出口压差,从而获得较大涡轮膨胀比.试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吊舱环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9.
新型高推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盘时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群论算法和动态子结构技术结合起来,并采用计算效率极高的Benfield-Hruda的模态代入变换法,分析了某型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片/轮盘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计算了该叶片/轮盘耦合系统的前5阶振动频率和振型.根据叶片/轮盘耦合系统的共振条件进行共振分析,确定该发动机压气机有可能发生叶片/轮盘耦合共振.  相似文献   
60.
本文直接从音速线出发计算了一个旋成体跨音速绕流超音速泡中的特征线网。提出了从音速线开拓到一条超音速线的方法,计算了无旋轴对称流的特征线网,发现其特点是不能跨越对称轴线,并对其原因作了初步的讨论。本文的计算结果可应用于物面修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