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470篇
航空   1873篇
航天技术   549篇
综合类   324篇
航天   80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祝长生  冯心海 《航空动力学报》1987,2(4):323-327,369-370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在柔性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中出现非协调涡动轨道的可能性及规律性;研究了系统参数(如油膜的径向间隙比、承载长度、不平衡量及定心弹簧刚度等)对非协调涡动轨道的影响以及非协调涡动轨道与转子振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2.
本文介绍了某型高压压气机考虑端壁附面层影响改进设计的端弯叶片,试验证明:喘振裕度增加7.3%,效率提高4.1%,流量、压比变化很小。飞行试验证明:解决了空中停车问题,在飞行包线内能保证可靠稳定工作,发动机和飞机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3.
在对不平衡响应预测的研究中,用“标准组件”和“形位信息”概念建立了复杂转子不平衡响应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特性的研究中,全面论述了该类阻尼器的稳态特性,瞬态特性和突加不平衡响应特性,并对同心型和非同心型阻尼器方案进行比较,获得非同心型方案比同心型方案有更好的减振效果的结论。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经验所提出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设计方法和推荐值,已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4.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类阻尼器动力特性的主要试验结果,这些重要结果为阻尼器的设计应用奠定了基础;双稳态跳跃现象刻划了阻尼器的高度非线性特点,实验结果展示了同心型和非同心型阻尼器的双稳态跳跃过程和以是否发生质心转向来判别双稳态跳跃和临界转速的振幅突变;为考察阻尼器的结构完整性,作了实机寿命试车,256小时的长期试车证明,挤压油膜阻尼器不但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而且经得起在恶劣工况下的长期试车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5.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技术水平的相对比较法,对高推预研的72个课题。228个技术方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在这些方面的平均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理论、实验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定量研究,给出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变化情况和相对于国际先进水的进步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高推预研工程的技术效益显著,使我国在228个研究方面的平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6年,相对技术进步速度为1.225。  相似文献   
196.
扩压器分离流场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中采用加置局部柱形扰源的方法,改变流场中的时均速度分布和紊流度分布,从而达到抑制分离,改善扩压器出口流场的目的。研究表明,局部柱形扰源可明显地延迟流场分离的形成,其主要机理在于近壁部分时均气流动量的变化。文中也介绍了紊流场的测定结果,并对附着流和分离流情况以及有无扰源条件下的紊流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7.
冯刚 《航空学报》1988,9(8):407-412
 现代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如果同时考虑三轴模型,要实现实时最优控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飞机短周期运动三轴模型阶数通常是七、八阶,要实现最优控制,就得实时求解相应维数的Riccati方程,这对于阶数较高的系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根本无法实现。但是,如果系统维数很低,实时求解相应维数的Riccati方程则可望实现。因此,将原高阶系统分解成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进行递阶分级控制,这样子系统的维数将大大低于原系统维数,并且各子系统的最优控制计算可分别由各子系统的计算机完成。由此,飞行控制系统的最优设计实现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8.
冯乐键  吴心平 《推进技术》1988,9(2):29-36,96
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模型与实验相结合确定碳基材料烧蚀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方法。首先建立了碳基材料热化学烧蚀的湍流边界层模型,运用数值方法对边界层守恒方程组、表面烧蚀和固相热传导进行耦合求解,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事先假设烧蚀的控制类型。其次,在电弧加热器中模拟火箭发动机喷喉的烧蚀环境进行烧蚀材料与氧化性气体反应的烧蚀实验。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和在电弧加热器上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比较,确定烧蚀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作为实例,确定了石墨与CO_2的烧蚀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9.
“长空”超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锋  夏云程 《航空学报》1990,11(6):261-268
 本文介绍“长空”超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这是我国首次将单片计算机应用到无人机的飞控系统。文中对方案选择,控制规律以及为满足超低空飞行高度精度的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试飞,鉴定、供靶,说明这一套数模混合式飞控系统的设计是完全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0.
蛇形进气道的雷达截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文澜  阮颖铮 《航空学报》1990,11(6):276-280
 本文采用复射线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场的高斯波束拟合,使这种理论能够用于进气道之类的大口径凹形腔体的雷达截面(RCS)特性分析。本文以弯曲的蛇形进气道为例,进行了RCS特性分析计算,并将计算值与测试值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准确而又十分有效的RCS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