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01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航空机载可修产品外场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机载复杂产品基本是可修产品 ,按其修复深度分为完全修复和基本修复 ,而实际维修中又多为基本修复。完全修复后可靠性样本可用不可修模型处理 ,而基本修复可靠性样本采用何种数学模型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尚不多见。介绍了进行某型国产新机机载产品使用可靠性研究中使用的分析模型 ,重点讨论非齐次泊松过程建模与故障强度概念 ,并指出了模型应用的方法及实例 ,给出了课题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52.
53.
详细介绍了适用于低湿测量领域、现场校准的内渗式渗透法标准湿度发生器中渗透管的设计、制作与使用寿命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4.
分别探讨了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研制的超声波钻探器的原理及性能特点,重点针对超声波钻探器的钻进过程优化问题,分析了现有的超声波钻探器作动方式的改进过程,结果表明:超声波钻探器在理论及试验研究方面都相对成熟,是未来地外天体采样任务中优势突出、可工程实现的钻探平台;并且轻质、结构紧凑的回转冲击式超声波钻探器更具有应用前景。对压电换能器模型和超声波钻探器集成模型分别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超声波钻探器驱动电源进行了综述,给出了设计驱动电源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依据星体探测的任务特点,对超声波钻探器在未来星体探测中的预研成果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超声波钻探器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对光纤功率计非线性因子测量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优化了光路系统,抑制了光的干涉效应对光功率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验证;由光衰减器代替快门进行光的通断控制,扩展了测量范围,可以实现通用光纤功率计非线性因子的全量程测量。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用铷吸收光谱法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稳频,通过对包括半导体激光驱动源、稳频器、吸收室、光路等系统的优化设计,达到具有高信噪比微分误差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稳频锁定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采用文中介绍的方法建立的光波长标准系统,其波长的测量重复性、稳定性可满足当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光波长计校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7.
月壤与采样机具间的相互作用在月球自主采样器的设计、性能评价、控制和仿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月壤与采样机具间相互作用中的钻进负载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基于被动土压力理论,根据不同的土体切削状态,将切削刃前土体分为堆积区和破坏区,重点分析堆积区土体和破坏区土体对总钻头负载的贡献,建立了月壤取心钻头钻进松散土体的钻进负载模型。HIT 2型取心钻头和HIT\|LS1#模拟月壤的钻进试验结果表明,钻进负载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58.
基于采用稀土永磁和非稀土永磁组合励磁的磁钢结构,提出了一种并联磁路型的少稀土组合励磁永磁无刷电机。介绍了该电机的拓扑结构及运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机功率尺寸方程和励磁源等效方法,给出了电机的初始设计方法并优化确定了相关的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深入分析了电机在空载和额定负载条件下的电磁性能。加工了1台5 kW样机,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电机拓扑结构和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P25Ti O2光阳极薄膜厚度、敏化的量子点种类及量子点敏化方法研究,探讨了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的敏化方法(SILAR)时,P25Ti O2薄膜厚度与光阳极电子寿命的关系,以及量子点种类、共敏化工艺对光阳极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开路电压衰减(OCVD)及紫外-可见吸收方法,对影响光阳极光电性能的Ti O2薄膜厚度、量子点种类及共敏化工艺因素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光阳极薄膜厚度为12μm时,电子复合几率最小,光阳极的电子寿命相对最长;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对多种量子点共敏化的光阳极(Ti O2/Cd S/Cd Se/Zn S)与单一量子点敏化的光阳极(Ti O2/Cd S)相比,短路电流提高了34%,光转换效率提高了42%;合适的共敏化工艺也有助于提高光阳极的电子寿命、光谱吸收范围和吸收强度.  相似文献   
60.
针对低湿测量领域缺乏充分可靠的现场校准用标准湿度发生器的现状,采用内渗式渗透法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标准湿度发生器。该发生器通过采用水平设计多个渗透室,达到了现场校准"操作简单、快速,便于携带"的要求。其发生的露点温度范围为-60~-30℃,最大允许误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