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航空   1468篇
航天技术   437篇
综合类   228篇
航天   6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electrical/mechanical hybrid 4-redundancy brushless DC torque motor (BLDCM), which has found applications in direct drive actuators (DDA) of aerial vehicles. This motor is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ical/mechanical hybrid 4-redundancy by securing two stators along with two rotors on the same shaft. Each stator contains two sets of windings embedded in separated slots.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the scheme of two electrical dual-redundancy BLDCMs linked by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he proposed motor has lower volume and lighter weight, eliminates the nonlinearity caused by the gap of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oderates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torque balance between redundancies and reduces the cogging torque by shifting the magnets. Both magnetic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re conduct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process. A prototype motor has been produced and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s performances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presented by designers. Moreover, the position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prototype in the DDA's unloaded situation has also demonstrated the fulfillment of desire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922.
923.
924.
针对NASA TrapWing高升力全展襟翼构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CFD)方法进行三维复杂流场仿真模拟,考察网格尺度和湍流模型对高升力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超立方体”概念,生成绕TrapWing模型的不同网格密度高质量多块结构网格,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研究网格尺度对高升力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中等规模计算网格,考察Spalart Allmaras和Menter k-ωSST湍流模型对高升力全展构型流场模拟能力,分析湍流模型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格策略具有较好的网格收敛性;湍流模型对翼稍附近位置上翼面压力系数的预测稍有影响,SA湍流模型预测的压力系数较SST更接近实验值。确认研究工作为大型飞机增升装置数值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25.
研制了测试电润湿液体透镜在驱动电压作用下变焦过程的装置,详细分析了测试机理,用该装置实验研究了交流电压、交直流混合电压及直流电压三种不同波形驱动电润湿液体透镜的变焦过程,结果表明交流电压的驱动效率最高,交直流混合电压驱动效率次之,直流电压驱动效率最低;并对这一结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26.
以高压直流固态功率控制器为研究对象,从热的角度分析其所能开通的最大容性负载,利用Saber软件建立功率管的瞬态热路模型,通过热仿真得出固态功率控制器开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准确得出其在不同控制环境下所能开通的最大容性负载。  相似文献   
927.
杨易鑫  印寅  聂宏  魏小辉 《航空学报》2020,41(11):223958-223958
提出了运用分岔理论研究锁机构性能问题的分析方法,以前起落架上下位一体式锁机构为对象,基于分岔理论,通过数值延拓,研究了收放作动筒和解锁作动筒对该机构稳定性能的影响,阐释了锁机构运动分岔图中分岔点与上锁、解锁行为的对应关系,并分别针对上、下位解锁过程按照不同解锁力共划分了5种锁机构解锁状态。论述了延拓解锁、上锁分岔点得到的轨迹曲线,并根据曲线临界尖点定义了临界解锁力和临界解锁角度2个状态变量,随后分析了弹簧刚度、原长和安装点位置对以上变量的影响趋势。基于影响分析结果,在锁机构上锁能力一定的前提下,改变参数,优化了下位临界解锁力。研究表明,分岔分析能够快速全面地把握锁机构动力学特性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在分析锁机构性能、指导参数初步设计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28.
小型无人涵道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  李建波  崔钊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7):1721-1728
为了研究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配平特性与稳定性,首先进行了全尺寸涵道螺旋桨风洞吹风试验,分析了涵道螺旋桨的气动特性并建立了涵道螺旋桨的气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对无人涵道飞行器进行了配平特性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前飞速度与迎角对涵道螺旋桨气动特性影响很大,导致无人涵道飞行器在不同前飞速度下稳定性与操纵性变化较大.在悬停及小前飞速度下,无人涵道飞行器是一种类似倒立摆的不稳定体,而且气动阻尼较小,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速度与姿态角发散很快,倍幅时间约为0.5s;在大前飞速度下,无人涵道飞行器的气动阻尼增加,飞行稳定性改善,但出现了纵向反操纵现象,增加了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929.
燃烧场吸收光谱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的视线测量技术,有能力实现流场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参数的快速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TDLAS传感器已经在燃烧和推进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获得广泛应用,为改善系统的性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应用机会的出现,对传感器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步。概括介绍了TDLAS技术的发展水平、在燃烧场诊断中的应用及未来的潜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0.
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超声速气流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测量技术在工业环境中的应用,采用波长调制光谱测量方法,对超燃直连式试验台隔离段内的超声速气流进行了测量研究。通过对7185.60cm-1和7454.45cm-12条H2O吸收谱线的频率标定和多普勒频移测量,实现了高速气流速度的实时在线测量,测量值相对于预测值的偏差在3%以内。基于2条H2O吸收谱线的光谱参数和激光调制参数,建立了基于实验环境的仿真数据库。采用频分复用方法,通过迭代求解了隔离段内的温度和组分浓度,其结果相对于预测值的偏差分别在4%和12%以内。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不同谱线的同步实时测量,而且验证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