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298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作为高等教育主力军的高职高专教育,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并因其职业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发展速度。因此,探寻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如何保证高职高专教育的有效性,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92.
跨声速气动参数在线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作为在线辨识工具,对再入体跨声速区的气动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展开研究.系统分析了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状态和参数联合辨识效果,发现缓变气动参数辨识效果良好,但气动参数变化剧烈时辨识结果有较大偏差,为克服这一缺点,将强跟踪思想引入到一般的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中.通过仿真表明,强跟踪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可以有效克服一般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在参数变化较大时估计误差较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493.
加力燃烧室中缝式稳定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加力燃烧室新型中缝式稳定器.冷、热态试验研究表明中缝式稳定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低流阻、高燃烧效率、宽广的稳定工作范围等综合性能.利用PIV激光流场测试技术研究了中缝式稳定器尾迹流场, 揭示其良好的燃烧性能取决于回流区结构和特殊的旋涡脱落方式.   相似文献   
494.
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热变形对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星地一体化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载荷成像的影响。首先,根据图像配准的目标,定义了扫描角、步进角和固定网格。然后,根据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影响的特点,设计了运动补偿方案和模型。最后,基于所设计的补偿模型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星地一体化补偿卫星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的方案可行,能够提高有效载荷的成像质量,满足图像配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95.
使用三维绘图软件Pro/E 5.0构建出一种三层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复合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纤维与树脂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借此分析该复合材料在剪切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预测复合材料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沿剪切力方向程度较均匀的剪切变形;纤维相对于树脂承受更多剪切力作用,产生更大应力,但发生相对较小的应变;纤维中轴向与剪切力方向平行的经纱相对轴向垂直于剪切力的纬纱表现出更大的应力和应变。  相似文献   
496.
基于多级铝蜂窝缓冲器的新型着陆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未来可行走探月着陆器的总体设计中,如何降低着陆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实现柔顺落震以保护本体结构和有效载荷的安全,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所设计的可行走着陆器整机构型对缓冲驱动一体化缓冲器优化分析。首先,对3种不同规格的铝蜂窝材料分别进行静压力试验,利用试验数据和蜂窝有效吸能模型对多级铝蜂窝的搭配方式进行优化;然后,采用Ansys/Ls-dyna对优化后的三级铝蜂窝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与传统的两种铝蜂窝材料的缓冲器相比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和安全性;最后,利用Adams软件进行整机仿真验证。验证结果显示:着陆器本体质心过载曲线平滑柔顺,可为我们后续开展的载人登月、月表基地建设等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7.
针对因空间站大型对日定向装置传动末端齿轮副尺寸大导致的中心距偏移及倾斜偏差问题,提出具有中心距可分性的新型渐开弧面齿轮,具备中心距补偿能力,有效解决末端齿轮传动中心距偏差问题;依据对末端传动指标要求及约束条件,采用渐开弧面齿轮传动技术对齿轮副进行设计、强度校核及仿真分析;设计并开展等比例方案下多套产品研制及多轮次齿轮副寿命试验研究工作,测试传动效率并观察齿轮齿面状态,以验证新型齿轮传动的中心距补偿能力及可行性。研究内容为大型传动机构齿轮副方案设计奠定基础,并为新型渐开弧面齿轮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8.
为了揭示径距比对凸轮式气体循环泵的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了3叶的圆弧-渐开线-圆弧转子型线方程,建立6种不同径距比的气体循环泵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重整化k-ε(RNG k-ε)湍流模型对转子腔内部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转子径距比对气体循环泵流量特性、转子腔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转子径距比对气体循环泵性能影响较为明显,随着转子径距比由1.34增大到1.45,泵出口平均流量与瞬时流量脉动呈上升趋势,且在1.38~1.40时变化较为明显,平均流量增大了0.001 833 m3/s(15.8%);转子径距比在1.38~1.40时,转子受力较好,对转子径向激励力分量Fx的抑制较为明显,对转子径向激励力分量Fy的影响不显著;随径距比变化,转子腔内涡量分布变化较为明显,转子径距比在1.40时,转子腔内涡量分布较小,有效抑制了气体回流。  相似文献   
499.
马东  靳洋  吴春瑜  李阳  钱循  刘世超 《上海航天》2021,38(1):157-162
为满足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星表基地等空间任务电源系统的需求,针对空间核电源系统,为解决高压高频输入导致高谐波输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12脉波整流器来实现交直流变换.在本文的拓扑结构中,重点研究三相三绕组隔离型变压器、三抽头平衡电抗器及LLC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通过三相三绕组隔离型变压器产生30°相位差的两组电压,进而...  相似文献   
500.
在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中,中低轨航天器常采用差模跟踪技术,完成对数据中继卫星的捕获跟踪,建立高速数据中继传输链路。文章根据某任务跟踪接收机实际设计参数,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和差通道相位差对跟踪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