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299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钱博  冯永新  潘成胜  田明浩 《航空学报》2011,32(12):2268-2276
针对差分跳频(DFH)信号跳频序列无周期特性和与常规短波跳频信号相似的时频特性给未知参数条件下的检测造成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跳自相关的差分跳频信号检测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差分跳频信号多跳自相关函数,利用差分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自相关函数分布特性的不同建立检测统计量,由多跳自相关结果估计跳驻留时间和跳速,用跳驻留时间估计...  相似文献   
342.
作为高等教育主力军的高职高专教育,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并因其职业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发展速度.因此,探寻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如何保证高职高专教育的有效性,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43.
飞机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汪清  钱炜祺  丁娣 《航空学报》2016,37(8):2331-2347
准确建立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是飞机大迎角飞行控制律设计、飞行动力学分析和飞行仿真的基础与前提。鉴于此,对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研究进展,包括数学建模方法和人工智能建模方法两类进行了系统综述。其中:数学类建模方法是以对非定常流动现象和机理认识为基础的,主要有气动导数模型、非线性阶跃响应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微分方程模型、非线性阶跃响应与状态空间混合模型以及迎角速率模型等;人工智能方法回避了复杂流动机理,属于黑箱非线性系统建模,主要有神经网络模型、模糊逻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等。对于每种气动力模型,阐述了其建模思路和方法,给出了典型应用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局限性作了简要评述。最后,指出了当前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4.
网电空间数据链的认知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海涛  钱一名  方正 《航空学报》2016,37(11):3476-3484
为了增强复杂电磁环境中网电空间数据链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发送-感知-接收(T-S-R)工作模式的同时收发认知抗干扰(SCAJ)技术,通过在感知/接收周期内动态分配感知、接收时隙而实现实时抗干扰。针对所提同时收发抗干扰策略,研究了基于能量检测的干扰感知性能,推导出衰落信道下干扰检测概率的闭式表达,并分析了同时收发认知抗干扰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同时收发认知抗干扰技术提升了网电空间数据链的干扰感知能力,且在自干扰较低时能够提高网电空间数据链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345.
为研究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高空舱后舱压力控制的影响,采用ANSYS191对排气扩压器进行数学建模和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其内部实际流动的物理过程;在次流质量流量为20 kg/s时,数值模拟不同排气扩压器背压和主流流量时后舱压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样条插值得到排气扩压器背压、主流流量和后舱压力三者关系模型;建立高空舱后舱压力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在不同调节模式和不同控制方法下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压力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喷嘴出口处速度最大,混合后速度迅速下降,下降了约88%,而压力沿着排气扩压器轴向逐渐增大,最后趋于边界值。在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后舱压力控制系统扰动很大,线性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难以保证后舱压力高精度、强抗扰的调节品质要求,而非线性PID控制不仅能减小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压力调节的影响,抑制发动机流量扰动,而且能保证瞬态响应快,超调量小,调节精度高。   相似文献   
346.
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低速风洞颤振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东  燕瑛  刘兵山  钱卫 《航空学报》2006,27(2):232-235
金属飞机结构到复合材料结构的颤振模型设计,要求采用刚度等代法来完成,然而一般的设计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为此,针对飞机结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设计元素的设计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离散,以刚度为主要等代依据、工程设计和制造要求等为约束条件,完成金属结构到复合材料结构的等代设计。结合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7.
改进状态变量法运用了等效电路的概念,建立了改进的状态向量方程,该方程中包含了确定状态向量初始值的约束条件并同时自动建立了初始值计算公式。这简化了初始值的计算工作,因此克服了传统的状态变量法在这方面的缺陷。该计算公式适用于任意激励、特别是冲激激励作用下的动态电路初始值的计算,简单实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状态变量法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其计算程序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状态变量法分析程序,具有很强的电路适用性。  相似文献   
348.
针对空中加油任务受油阶段受油机姿态稳定的需求,考虑受油机时变转动惯量、不确定转动惯量和风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受油机指定时间姿态稳定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含时变转动惯量、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下的受油机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其次,为了提高姿态稳定的快速性和确定性,使用指定时间稳定理论作为基础,设计了受油机姿态稳定鲁棒...  相似文献   
349.
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频率漂移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航天器振动试验中较为常见的频率漂移现象,分析了其影响,并结合工程案例讨论了可恢复和不可恢复频率漂移现象的产生机理。尤其针对蜂窝夹层板在振动试验中/后的频率漂移,对两种典型的结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振动试验中出现频率漂移时的原因分析和航天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0.
通过采用基于三维非结构网格的子网格技术,对适用于高超声速混合流动的自适应时间步长粒子模拟耦合算法(Improved Hybrid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IHPSM)进行了改进,在保证算法计算效率的同时降低数值误差。通过对三维双曲钝锥外形的数值仿真及与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改进的IHPSM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能较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基于改进的IHPSM算法,文中针对双曲钝锥外形进行了稀薄气体效应和飞行马赫数对高超声速流动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程度的增加会减缓双曲钝锥前端流场宏观物理量的变化梯度,使流场激波结构变厚;来流马赫数的增大会使激波明显增强,但对激波厚度与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