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298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某小型涡扇发动机离心压气机的出口导叶流场特点,结合拓扑分析方法讨论了附面层抽吸对叶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型叶栅由于展弦比较小,流动空间狭窄,各种形式的附面层分离相互掺混,恶化了整个叶栅的流动。通过附面层抽吸可以改变叶栅内的分离结构,明显减小吸力面的分离,使得流场结构趋于简单,从而减小损失、提高叶栅效率。  相似文献   
132.
时空一致性是影响仿真试验精度的最为关键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阐述了由于时钟不同步导致的对时间和空间理解的不一致,以及对仿真精度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时空不一致产生的各种可能因素,并以某型武器系统仿真试验为例,提出了几种实用且可行的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3.
采用ICEM对某型民机着陆构型进行多块结构化点对点网格剖分,运用基于N-S方程的WISE MAN PLUS软件对该构型低速粘性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进场条件下,计算的升力和试验值误差在3.8%以内,俯仰力矩和试验误差在3.6%以内;计算与试验失速迎角差别在1°左右,最大升力系数较试验小6.3%.同时还给出了一些流场显示结果,对复杂流场进行了机理分析.计算与风洞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34.
为进一步研究暖机对发动机压气机叶尖间隙变化的具体影响,对不同暖机时间与不暖机情况下压气机叶片的径向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在发动机整机试验中叶片径向变形无法测量,选择模拟件进行温度与离心耦合作用下的变形试验.利用两种叶片材料制作板材试样,以台架测试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发动机启动及慢车至最大状态过程中叶片的离心力和截面温度...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一种基于Linux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其次介绍其界面设计中与组合框构件相关的部分,给出了一种动态管理菜单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根据轨道动力学建立的航天器自主交会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设计了基于C-W方程的近程导引段双脉冲和多脉冲制导与控制方案。采用闭环多脉冲制导,以控制精度和燃料消耗为指标,对双脉冲、等时间间隔多脉冲和闭环多脉冲制导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闭环6脉冲制导可用于近程导引段,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多卫星联合观测数据,筛选了200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122个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及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分析了SEP事件属性随相对经度的变化、与CME属性之间相关性的经向分布以及与Fe/O比值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低Fe/O类事件的峰值通量Ip通常更高,伴随CME更大,但通量上升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38.
基于转动基座的SINS初始对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动基座的快速估计平台失准角的初始对准方法,研究了扩展观测量的Kalman滤波算法,运用谱条件数方法分析了载体在转动基座方式下各状态量的可观测度,指出转动基座初始对准的可观测度优于传统最优二位置对准。初始对准计算机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快速性与精度,可为进行SINS快速精确对准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与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9.
以FY-3卫星微波成像仪天线为模型,对反射面天线面形精度对天线主波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数值拟合法的公式,用GRASP软件半物理仿真结果,修正Ruze公式关于面形精度影响因子的表达式,实现了工程中天线主波束效率快速估算。该方法减小了Ruze公式中由于假设口径场等幅同相分布引起的计算误差,采用该方法后计算精度可控制在1%以内。最后针对多馈源共用反射面的辐射计天线提出了分区域分析面形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0.
钱默抒  熊克  王海洋 《宇航学报》2018,39(8):879-888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再入垂直着陆阶段,利用滑模动态面控制(SMDSC)技术设计了一个精确垂直回收控制策略。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燃料消耗、质心变化及转动惯量摄动等特点,建立运载火箭一子级返回段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范数有界的不确定性和有界连续的未知干扰,设计一个滑模状态观测器和一个自适应参数估计器用于获得其估计值;随后,基于获得的状态估计值和未知参数估计值,设计了一个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技术的跟踪控制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两种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载火箭垂直返回姿态角跟踪能力。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滑模动态面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