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航空   267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1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一种新型三维制导律设计的非线性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彭双春  潘亮  韩大鹏  孙未蒙  沈林成 《航空学报》2010,31(10):2018-2025
 结合微分几何和李群方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非解耦的新型三维(3D)制导律。首先,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得到了导弹运动的微分几何描述方程,无需估计剩余飞行时间。然后,通过李群旋量描述,建立了视线方位角与视线角速率之间的联系。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针对导弹制导的无终端约束和有终端约束情况分别进行了相应制导律设计。该制导律不需要估算剩余飞行时间,并且能够满足终端角度约束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制导律能够适应于高速、大机动倾斜转弯(BTT)导弹精确制导。  相似文献   
472.
为满足火星探测任务自主管理需求和高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深空探测用空间探测器GNC系统自闭环的驱动控制方法,采用路由转发技术,实现对GNC系统中的各单机配电控制、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以及阀门驱动的控制。相比于传统的驱动控制方式,本方法能够有效减轻GNC计算机端的资源消耗,增强GNC系统的自闭环性,并减少系统装置间的电缆连接复杂度。  相似文献   
473.
翼伞系统在未知风场中执行归航任务时,需获得风场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以便在归航过程中利用或者消除风场的影响。为实现翼伞系统在未知风场中精确归航与逆风雀降着陆,首先提出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数据和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风向和风速的方法,然后将风场中平均风的影响在轨迹规划中予以考虑,设计分段归航路径;将突风作为外界干扰,在轨迹跟踪过程中由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器进行观测和补偿。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归航控制方法对于提高翼伞系统在未知风场中的归航精度和抗风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4.
沈春林  郑穗江  潘树勋 《航空学报》1989,10(11):613-618
 近20年来,变结构系统(VSS)理论的发展日益引人注目。本文旨在将变结理论引入到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和工程实现的方案,通过系统仿真,证实了这种方法和方案是可行的。 在变结构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上,Anthong J.Calise和Friedrich S.Kramer以及C.M.Derling先后研究了在一定飞行状态下变结构系统对相对飞行模型误差的鲁棒性的影响。本文将讨论飞行状态(空域,速度等)变化情况下,VSS的控制效果,并以某型无人机为例,与传统的PD控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将集中于飞机的纵向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475.
对尖锐前缘、后掠角为60°的大攻角平板三角翼模型进行了水洞实验。利用附加的小辅助件,改变翼面上方的流场,使机翼前缘肌体涡推迟破裂。流动显示表明:在翼面上的适当位置安放圆弧形或三角形导流体,或在翼面上方另加一辅助小三角翼,能使涡破裂推迟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此结果可供推迟涡破裂来改善飞机气动性能的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76.
光纤光栅预拉力调节方法与温度补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光纤光栅的封装阶段产生预期的应变,需要对光纤光栅施加一定的预拉力。通过设计刀口铰链形式的平衡杠杆机构,保证了光纤不发生弯曲,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摩擦力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利用调节块的重力并设置不同的作用点,可以对作用于光纤光栅的轴向拉力进行调节,从而改变光栅的间隔周期,得到准确的应变与反射波长值。通过计算得到温度补偿比,在相应位置处点胶固化并进行调节,从而完成光纤光栅的封装。  相似文献   
477.
旋翼桨尖涡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基于有效湍流粘性系数假设的半经验桨尖涡涡核模型,并将桨尖涡拉伸压缩效应对涡核半径的影响引入该模型.采用流场显示的方法利用"粒子空白区"确定桨尖涡涡核半径,并进行了拉伸压缩修正以获得纯扩散效应引起的涡核半径增长量,以此来确定该模型的关键参数.参数确定结果表明,在中等到大涡雷诺数下湍流扩散效应引起的涡核扩散远大于分子动量扩散效应的作用,桨尖涡拉伸压缩效应对涡核半径的增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8.
传统的市场细分方法如今很难再适应当今市场趋势和深刻刻画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为此文章首次创造性地将消费者敏感与品牌情感相结合建构出新市场细分模型,其中消费者敏感包括品牌敏感和价格敏感两个纬度,品牌情感包括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两个纬度。根据指标值的高低,模型将市场细分为“身份工程、价值工程、关系工程和利益工程”四种类型。针对这四种市场细分类型,文章界定了其内涵并提出了建设性营销对策,这对企业的营销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9.
潘勇  王江峰  伍贻兆 《航空学报》2008,29(4):834-839
 在非结构网格上对考虑化学非平衡效应的二维高超声速磁流体绕钝头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由二维理想磁流体动力学(MHD)方程和组元连续方程两部分组成,化学动力学模型为5组元17反应模型。MHD方程空间离散采用AUSM格式,时间推进采用显式5步龙格-库塔格式,并通过弱耦合的方式与化学反应控制方程结合在一起。计算模型为二维钝头体,外加磁场为偶极子场,磁场源位于钝头体内部。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对有、无磁场干扰,是否考虑化学反应下的4种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并与有限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发展的方法能准确地模拟考虑化学非平衡效应的高超声速MHD流场。  相似文献   
480.
Autonomous satellite navigation is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a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such as Beidou, to estimate orbits and clock parameters onboard satellites using Inter-Satellite Link (ISL) measurements instead of tracking data from a ground monitoring net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new-generation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satellites equipped with an ISL payload. Two modes of Ka-band ISL measurement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mode and the continuous link mode, were used onboard these BDS satellites. Using a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for each measurement mode along with a derivation of the satellite clock offsets, geometric ranges from the dual one-way measurements were introduced. Then, pseudoranges and clock offset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new-generation BDS satellites.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ranging accuracies of TDMA ISL and the continuous link are approximately 4?cm and 1?cm (root mean square, RMS), respectively. Both lead to ISL clock offset residuals of less than 0.3?ns (RMS). For further validat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se satellites to a ground control station keeping the systematic time in BDT was conducted using L-band Two-way Satellite Time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 System errors in the ISL measurements were calibrated by comparing the derived clock offsets with the TWSTFT.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estimated ISL system errors are less than 0.3?ns, and the calibrated ISL clock parameters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L-band TWSTFT. For the regional BDS network, the addition of ISL measurements for medium orbit (MEO) BDS satellites increased the clock tracking coverage by more than 40% for each orbital revolution. As a result, the clock predicting error for the satellite M1S was improved from 3.59 to 0.86?ns (RMS), and the predicting error of the satellite M2S was improved from 1.94 to 0.57?ns (RMS), which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by a factor of 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