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6篇 |
免费 | 274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28篇 |
航天技术 | 148篇 |
综合类 | 65篇 |
航天 | 2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 SY S,对激光烧结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激光烧结薄板的温度模型;运用APDL语言控制热源的热流密度、移动速度以及扫描轨迹;研究了激光行程对烧结温度场的影响,扫描端点温度场的不对称及较大的温度梯度造成了端点球化现象;激光扫描线间的耦合作用使端点球化现象随扫描线的增加而逐渐显著。根据该程序得出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3.
154.
基于Web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是每个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简要介绍了目前高校在毕业设计环节管理的弊端和开发基于Web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工具、需求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的实现。通过本系统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我院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水平,并且本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对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进行综述。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天运载器重复使用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具备可复用的天地往返运输能力也一直是航天工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制导与控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回顾了全球范围内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究进展,随后从不同的维度对其发展途径进行分类和分析,并从垂直起飞垂直着陆(VTVL)、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水平起飞水平着陆(HTHL)等3个方面对制导与控制的需求进行了梳理。针对不同的起降模式,详细构建了完整的制导与控制模型、约束与目标函数,从而对比在不同场景下制导与控制的特点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在VTVL、VTHL、HTHL 3种工作方式下制导与控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和比对。最后对本领域当前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并对推动重复使用运载器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6.
电磁干扰的产生及PCB设计中的抑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兼容性(EMC)常是制约设备间匹配性和正常性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电磁兼容性设计也是航天器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并从合理布局与布线、电容的设计、逻辑电路的使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过程中减少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157.
基于Semi-Markov模型的多态系统不完全维修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复杂多态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降低维修资源消耗,提出了基于Semi-Markov模型的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相结合的多态系统不完全维修决策方法。采用Semi-Markov模型描述部件的性能衰退过程,利用通用生成函数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在不完全维修模型基础上,从"系统级维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相结合的不完全维修决策方法,确保系统在有限的服役期内,获得最大净效益。并以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子系统的维修决策为例进行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的结合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的优势,提高了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上被服务航天器的远距离和非合作特点,提出一种高自主、高协同、多任务的编队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系统方案,实现对非合作目标的自主交会接近。首先,分析GEO卫星轨道约束力小的轨道特征和非合作的信息交互特征,给出由操作空间机器人和监视空间机器人组成的编队在轨服务系统,设计交会接近相对测量分系统以及在轨服务飞行任务;接着,给出典型远距离交会接近的多视线相对导航方法与多冲量相对制导律;最后,进行远距离交会任务仿真校验,结果表明编队空间机器人交会接近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9.
基于直扩流道构型的RBCC发动机亚燃模态高效燃烧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支板喷注煤油和一次火箭引导燃烧的RBCC发动机,在亚燃模态下的高效燃烧组织和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实验验证了在亚燃模态低来流总温条件下,使用小流量富燃一次火箭产生的高温射流作为引导火焰,可以实现支板喷注二次燃料的可靠点火和高效稳定燃烧.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燃烧室的详细流场特征和燃烧组织细节,分析表明支板后方集中的燃料热释放可形成扩张燃烧室流道中的“热力壅塞”;通过热力喉道的控制,实现了在直扩流道内的高效燃烧.研究表明:发动机在亚燃模态下燃烧组织应尽可能地使热力喉道处于燃烧室较后位置,使燃料在燃烧室高压区内充分燃烧释热,从而提高其燃烧效率.论文还研究了燃料支板喷注位置的影响,进一步开展RBCC发动机亚燃模态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0.
PAN Jianwei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5):643-647
The Micius satellite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on 16 August 2016, from Jiuquan, China, orbiting at an altitude of about 500 km. The main scientific goals, including satellite-to-ground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satellite-based quantum entanglement distribution, ground-to-satellite quantum teleportation, and satellite relayed intercontinental quantum network, were achieved in 2017.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Micius satellite has become a platform for quantum science experiments at the space scale. Here, we introduce the latest experimental achievements (in 2018-2020) based on the Micius satelli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