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3932篇
航天技术   2742篇
综合类   210篇
航天   1074篇
  2021年   5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263篇
  1984年   217篇
  1983年   165篇
  1982年   189篇
  1981年   244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64篇
  1977年   67篇
  1975年   70篇
  1974年   58篇
  1973年   51篇
  1972年   63篇
  1971年   56篇
  1970年   62篇
  1969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371.
The Relativistic Proton Spectrometer (RPS) on the 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 spacecraft is a particle spectrometer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flux, 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energy spectrum of protons from ~60 MeV to ~2000 MeV. RPS will investigate decades-old questions about the inner Van Allen belt proton environment: a nearby region of space that is relatively unexplored because of the hazards of spacecraft operation there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accurate proton measurements in an intense penetrating background. RPS is designed to provide the accuracy needed to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 sources and losses of the inner belt protons and to obtain the measurements required for the next-generation models of trapped protons in the magnetosphere. In addition to detailed information for individual protons, RPS features count rates at a 1-second timescale, internal radiation dosimetry, and information abou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vents on the RBSP spacecraft that together will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about space environmental hazards 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相似文献   
372.
373.
374.
375.
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热裂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6.
喷流对飞机尾流涡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机产生的尾流涡,特别是大尺度的翼尖涡,对尾随其后的飞行器是非常有害的,本文旨在探索利用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喷流加速尾流涡消亡的方法。试验采用简化的飞机模型(有尾翼),建立了包含一对翼尖涡及一对反向旋转的尾翼涡(通过以负迎角安装尾翼得到)的4涡尾流系统。在无外来扰动的情况下,不同的尾翼设置下得到的尾翼涡对翼尖涡的作用效果不同,有的能导致翼尖涡提前消亡,有的则不能。考察了不同强度的喷流对不同4涡尾流系统的影响,且作为对比,对无尾翼(2涡系统)及无喷流下的各种情况也分别作了观测。试验在拖曳水槽中进行,运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PIV)技术,观测了与模型拖曳方向垂直的、从机翼后缘到下游约45翼展间均布的一系列切面。结果表明:当喷流直接作用于涡时,其效果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初始距离及相对强度;而当喷流作用于整个4涡尾流系统时,其引入的扰动对不同的系统均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的关键在于利用喷流优化对翼尖涡进行扰动的机制,而不仅仅取决于喷流的强度。  相似文献   
377.
对应用于微型燃气轮机上的可再生生物质燃料乙醇燃烧室开展了试验研究,包括4种不同的供油方式,获得了常温常压进口条件下乙醇燃烧室的点火与熄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采用旋流器的乙醇燃烧室的贫油点火和贫油熄火当量比的值均随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其点火与熄火性能优于预蒸发预混管燃烧室.   相似文献   
378.
离心式同向双旋流器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郭新华  林宇震  张驰  黄勇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0):2249-2254
对一种组合式的离心式同向双旋流器空气雾化喷嘴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双旋流器采用旋向相同的径向开孔式设计,在常温常压下试验,研究不同空气压力降和喷嘴供油压力工况下液雾的索太尔平均直径及分布指数.试验中以航空煤油为介质测试其雾化性能,采用马尔文激光测雾仪测量喷嘴下游50 mm处的液雾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空气压力降和喷嘴供油压力的增大,索太尔平均直径减小,分布指数增大,推导了在空气压力降Δp/p>3%和Δp/p<3%两种工况下索太尔平均直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79.
蒸发管蒸发及雾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某型发动机中的Γ型蒸发管的蒸发性能,在进口空气为常压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燃气加热,模拟实际蒸发管工作环境.实验研究气油比、进口空气温度以及蒸发管管壁温度的变化对蒸发管燃油蒸发率及出口索太尔平均直径SMD(Sauter mean diamete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油比(AFR)、蒸发管空气进口温度及蒸发管壁温对蒸发率及SMD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气油比的增大和空气进口温度的增大以及蒸发管壁温的提高都会导致燃油蒸发率的增大和出口SMD直径的减小,而三者中壁温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80.
介绍一种容腔效应标定方法,以理论模型推导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高频响动态探针的动态标定,并通过ARMAX(自动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辨识得到了容腔的传递函数.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很好地通过探针的动态响应信号来确定探针容腔的传递函数,从而确定测量信号和真实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今后考虑容腔效应的动态标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