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31.
伺服机构是航天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是建立信息源模块。将伺服机构的信息分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以这2种信息为基础,通过功能分析、结构设计及可视化处理,构建了伺服机构信息源模块。该模块在功能上可以替代硬件模拟器,产生研究所需的各种信号,既可以对伺服系统的正常信号进行仿真,也可设置大量的故障,设计思想具一定的通用性,比较好的解决了故障诊断中的样本数据产生与获取问题。  相似文献   
132.
目前,医学超声技术正逐渐从传统的基于波动效应的组织器官结构成像,以及基于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的病变组织毁损等治疗方式,逐步向多功能诊疗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超声力学效应 (即声辐射力),作为其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之一,越来越受到科研和医疗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受益于对超声力学效应理论和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多种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诊疗新技术,如能够对组织力学参数进行定量测量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能够对脑部等神经细胞的活动抑制状态进行无创调节的超声神经调控技术,极大地拓展了超声在医学临床领域的应用,为肝硬化、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以及脑疾病治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工具。本文将对这些基于超声力学效应的医学超声新技术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介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3.
为了研究加力燃烧室双层壁隔热屏的冷却特性,进行了综合冷却效率的模化及关键参数的匹配,通过红外测温技术测量了气膜板主流侧的综合冷却效率分布,研究了冲击孔板开孔率(φ=0.5%,0.6%,0.7%,0.8%)和动量比(I=0.02~1.38)对双层壁隔热屏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工况(主流与二次流温度比Tg...  相似文献   
134.
传统人为因素失误分析技术(ATHEANA)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对不安全控制行为(UA)和迫使失误情景(EFC)的识别不充分,因此提出人为因素失误分析技术—系统理论过程分析(ATHEANA-STPA)混合方法对航空人为因素展开分析。基于人为因素失误预测技术(THERP)方法构建系统控制模型,识别UA和与其关联的致因因素;根据各类致因因素的关联性构建EFC,基于THERP 提供的基础人为误差数据对UA的触发概率进行评估;基于瓦解EFC 的思想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通过一起航空安全事故的分析应用验证ATHEANA-STPA 混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THEANA-STPA 混合方法所形成的结论能够对风险管控起到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5.
获取高分辨视网膜图像的难点在于是否能够消除成像系统中像差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视网膜细胞组织的观察分辨率,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和视网膜图像后处理算法的方法。通过视网膜成像系统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校正人眼像差并获取初始视网膜图像,根据成像系统中的残余像差重建光学传递函数作为图像复原模型初始参数估计,最后对视网膜图像进行条件约束迭代半盲解卷积复原,进一步消除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到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处理的视网膜图像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其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参数(GMG,LS和PSV)比原始图像提高近1倍,在视网膜细胞的空间频率范围内(70~90 cyc/deg),复原后图像的功率谱平均值比原始图像提高了10倍左右,基本能满足观察分辨率要求。  相似文献   
136.
混凝土房屋结构靶的超高速撞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动能武器对混凝土类目标的毁伤效果,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手段,对钨合金弹丸超高速撞击混凝土房屋结构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混凝土房屋结构靶在超高速撞击条件下的毁伤特点。试验所用的钨合金弹丸重35g,长径比为5,撞击速度2.5km/s;混凝土房屋结构靶抗压强度34.4MPa。研究发现:在开展的试验条件下,房屋结构靶顶层板和底层板被穿透,未发生解体破坏;靶体中加筋对靶体的穿孔大小及结构破坏没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速度2.5km/s的弹丸经撞击40mm厚混凝土板后的速度降到2.0~2.3km/s 范围内;弹丸超高速撞击混凝土房屋结构顶层板形成的碎片云速度较高,部分碎片对人员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该部分碎片的扩张角为23°,在底层板上的分布范围大于穿孔大小。  相似文献   
137.
The observer-based robust fault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a network of unmanned vehicles with imperfec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norm bounded modeling uncertainties are addressed. The network of unmanned vehicles is modeled as a discrete-time uncertain Markovian jump system. Based on the model, a residual generator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desired fault detection filter is derived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Furthermore, a time domain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ault detection system. The problem of detecting small faults can be formulat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its solution is given. For preventing false alarms, a new adaptive threshold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The combined fault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the adaptive threshold are then applied to a network of highly maneuverable technology vehicles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 ness of the orooosed aooroach.  相似文献   
138.
针对舵机刚度测试中力矩精确加载问题,设计了基于力矩前馈和舵机角度补偿的高精度、大量程力矩加载控制系统.对系统中力矩电机、力矩电机驱动器和加载弹性杆进行了建模分析.从加载目标、频宽及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弹性杆刚度对力矩加载性能的影响.针对力矩闭环控制系统的持续振荡及相位滞后问题,基于不变性原理引入了力矩前馈及舵机角度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力矩的振荡及相位滞后,满足刚度测试对加载力矩的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9.
应用物理学的逾渗理论对PIP法制备Cf/SiC复合材料浸渍和裂解过程进行了模拟解释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艺进行了优化,使Cf/SiC复合材料的密度由原来的1.75g/cm^3提高到2.03g/cm^3,强度由原来的300MPa提高到500MPa。  相似文献   
140.
本文较全面地概述了主要代用燃料的物化特性、燃用经济性、排放试验对比结果和有关技术问题,简述了国内外燃用代用燃料的发展状况。文中指出燃用代用燃料对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以及燃用代用燃料时发动机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