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51篇 |
免费 | 9778篇 |
国内免费 | 269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737篇 |
航天技术 | 2940篇 |
综合类 | 1425篇 |
航天 | 40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213篇 |
2022年 | 389篇 |
2021年 | 450篇 |
2020年 | 614篇 |
2019年 | 1227篇 |
2018年 | 1407篇 |
2017年 | 1344篇 |
2016年 | 1363篇 |
2015年 | 1407篇 |
2014年 | 1395篇 |
2013年 | 1387篇 |
2012年 | 1397篇 |
2011年 | 1407篇 |
2010年 | 1426篇 |
2009年 | 1496篇 |
2008年 | 1329篇 |
2007年 | 1158篇 |
2006年 | 925篇 |
2005年 | 711篇 |
2004年 | 691篇 |
2003年 | 597篇 |
2002年 | 642篇 |
2001年 | 635篇 |
2000年 | 538篇 |
1999年 | 579篇 |
1998年 | 522篇 |
1997年 | 432篇 |
1996年 | 338篇 |
1995年 | 288篇 |
1994年 | 325篇 |
1993年 | 353篇 |
1992年 | 300篇 |
1991年 | 466篇 |
1990年 | 376篇 |
1989年 | 389篇 |
1988年 | 252篇 |
1987年 | 126篇 |
1986年 | 5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提出了一种利用压力面与吸力面间压差产生射流旋涡的被动流动控制技术以改善压气机叶栅的气动性能,在进口马赫数Ma=0.67的高速扩压叶栅上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射流旋涡可有效增强吸力面附面层与主流间的能量交换,改变下游壁面涡的结构和尺寸,推迟流动分离,减小角区损失。当射流距分离线或端壁较近时,当地较厚的附面层使得旋涡上洗区的掺混损失增加;而射流距分离线或端壁过远时均会减弱下洗区能量注入对角区低能流体的影响;指向端壁的射流会增加壁面涡强度,而沿远离端壁方向过大的偏角则会减弱射流旋涡强度,从而减弱其控制效果。当射流轴向距叶片前缘xj/cx=40%、沿叶高距端壁h/H=15%、射流偏角β=60°时,其改善栅内流动的效果最佳,总压损失减小可达5.2%,而射流流量仅相当于主流的0.27‰。 相似文献
92.
对吸力面施加合成射流激励的高负荷压气机静叶栅展开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不同激励参数对单缝合成射流改善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并探索分段式合成射流控制流动分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单缝合成射流对栅内流动的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射流切向动量注入带来的气动性能改善与射流输运过程的附加流动损失。单缝合成射流具有较为宽广的有效频率范围,当激励频率等于主流流过叶型的频率且射流满足有效激励动量要求时,对叶栅气动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总压损失降低约14.26%。分段式合成射流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叶高处分离起始点沿轴向变化对最佳流动控制位置的要求,在不增加有效射流面积的前提下可较单缝射流更为有效地控制流动分离,此时的损失降低幅度高达15.84%,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激励位置对于非定常激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3.
针对在叶片缘板部位设置干摩擦阻尼块后的叶片减振效果问题,进行理论模型简化后,利用传递矩阵法进行分析计算。为了验证传递矩阵法的计算结果,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缘板干摩擦阻尼叶片减振进行计算。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适合于链状结构系统的传递矩阵法可以成功应于板状结构系统,且算法与结果均正确。 相似文献
94.
95.
Shuang Li Yongsheng Zhu Yukai Wang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4
Asteroid deflection techniques are essential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arth from catastrophic impacts by hazardous asteroids. Rapi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low-thrust rendezvous/interception trajectories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successfully deflect 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s.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rapi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low-thrust rendezvous/interception trajectories for future asteroid deflection missions.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ree closely associated steps. Firstly, shape-based approaches and genetic algorithm (GA) are adopted to perform preliminary design, which provides a reasonable initial guess for subsequent accurate optimization. Secondly, Radau pseudospectral method is utilized to transcribe the low-thrus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a discrete nonlinear programming (NLP) problem. Finally,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 is used to efficiently solve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obtain the optimal low-thrust rendezvous/interception trajectories. The rapi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are validated by three simulation cases with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dexes and boundary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96.
压差活门是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燃油计量装置中重要的液压部件,其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根据压差活门非线性微分方程,采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推导出了压差活门的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压差活门的方框图以及传递函数。选取某压差活门参数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分别在频域和时域分析了其动态性能。结果表明:在频域上,比较了有无节流器时的回路增益函数伯德图,认为敏感油路上的节流器可以改善稳定性且提高控制精度,通过设计节流器的尺寸可以调节穿越频域,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时域上,分析了不同节流器尺寸下阶跃响应的动态性能,其试验结果与实际工程经验一致。 相似文献
97.
99.
针对高分辨率微米光栅加速度计中存在的输出非线性和动态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驱动的静电力反馈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将质量块位移锁定在最佳工作点,提高加速度计的线性度;同时利用静电力反馈实现微米光栅加速度计的力反馈控制,提高它的动态范围.给出了微米光栅加速度计的力反馈检测原理,建立了静电力反馈控制模型和基于力反馈的微米光栅加速度计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PI控制单元,搭建了微米光栅加速度计力反馈系统,实现了力反馈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当质量块位移锁定在最佳工作点处时,微米光栅加速度计的量程比未加力反馈时增大了33.4倍,非线性度抑制了6.4倍.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