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35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的获取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电离层高频反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是研究电离层扰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数字测高仪探测中,高分辩率的多普勒频移一般在漂移测量中获得,但这种测量方式探测的频点少,不能获得扰动的高度剖面;而在频高图模式下,虽然工作的频点多,能够获得电子浓度的高度剖面的信息,但探测的多普勒频移的分辩率低,无法用来精确检测电离层扰动。实际的电离层高频回波一般为窄带信号,由此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利用DGS-256数字测高仪频高图模式下记录的16个多普勒通道的数据,通过反傅里叶变换还原成时域信号,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相邻时间点的相位差,获得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作为实例,利用该方法分析武汉电离层观象台数字测高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多频点的多普勒频移曲线。结果表明:在DGS-256数字测高仪频高图模式下能够得到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这在电离层扰动探测和研究中很在意义。  相似文献   
222.
利用全天空流星雷达和数字测高仪联合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武汉(30°32′N,114°22′E)上空2002年3次大的流星雨(英仙座、狮子座、双子座)及2003年象限座流星雨爆发期间Es的出现率变化趋势及其与流星观测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流星雨爆发时,雷达观测到的流星数目会显著增加;流星雨峰值过后,Es出现率也会增大.流星数和Es出现率间的平均互相关函数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平均出现在流星雨爆发后的第2天前后,第二个峰值平均出现在流星雨后第6天前后.我们认为,第一个峰值对应于流星雨期间的大量流星雨电离产生的Es,第二个峰值对应于流星雨后沉积的金属离子在风剪切作用下形成的Es.  相似文献   
223.
相参相关Weibull分布海杂波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零记忆非线性变换(ZMNL)模拟具高斯谱特性的相参相关Weibull分布海杂波的方法。由正交白高斯噪声序列经线性滤波器产生相关的正交高斯序列,用ZMNL将该序列通过非线性变换为相参相关Weibull杂波。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形成的海杂波信号与理论值吻合较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24.
针对自重载荷悬臂梁结构拓扑优化末端区域材料分布不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拓扑优化方法。根据虚功相等原理,利用四节点矩形单元的形函数、单元体积密度和质量的关系建立了载荷等效方法。根据优化模型的Kuhn-Tucker条件推导出了导重准则,以及目标函数的灵敏度公式和考虑自重载荷拓扑优化的迭代算法。针对自重载荷作用下悬臂梁结构拓扑优化存在的末端区域材料分布模糊问题,研究了变密度法和非结构质量相结合的求解策略,揭示了典型因素对拓扑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解决自重载荷下悬臂梁末端区域材料分布模糊问题。   相似文献   
225.
太阳震荡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太阳光强度和光谱线心波长的剧烈变化,通过探测太阳光强度和光谱线心波长并记录时间,可以获得直接接收的太阳光到达时间和经天体反射的太阳光到达时间之间的时间延迟,可以利用时间延迟作为量测量提供航天器的位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震荡时间延迟量测的自主天文导航方法;建立了基于时间延迟的隐式量测模型,并应用了IUKF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导航方法,应用在转移轨道上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分别约为3.55 km和0.077 m/s,环绕轨道分别为1.76 km和1.57 m/s。同时也研究了3种因素对导航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流星雷达系统相位差偏差的估计和校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的流星雷达系统的相位偏差估计和校正方法.利用流星回波的观测数据,用回波信号在各个接收通道之间的相位差,结合干涉式接收天线阵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各天线相位差测量值与偏差值之间的线性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组,得到了流星雷达系统各个接收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偏差估计值及校正后的流星回波到达角.与已有的流星雷达相位偏差估计和校正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流星雷达的观测数据来计破算雷达系统各个接收天线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偏差量,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实现了对观测数据的事后处理,可以方便地对已有数据进行校正.以2004年4-6月的武汉流星雷达观测数据为例,计算了流星雷达系统的偏差估计量,并用校正后的数据来计算流星回波的空间位置.结果表明,校正后流星回波数在各个方向上随高度的分布比校正前更符合统计分布.   相似文献   
227.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228.
一种构造WDOP中加权矩阵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权几何精度因子(WDOP)是影响导航接收机定位精度的一个度量.从wDOP值的研究人手,讨论了其值不仅与卫星/用户几何布局有关,还与加权矩阵相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广义延拓逼近法构造加权矩阵的新方法,讲述该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并以GPS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在GPS软件接收机研究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对实验结果从准确性和稳定性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构造的加权矩阵进行定位,定位结果准确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29.
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极端外热流解析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星设计中,外热流分析是温度场计算的基础,也是极端工况选择的依据。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外热流变化非常复杂,一般需要采用组合散热面的设计方法,这些都使得卫星极端外热流工况难于判断,给整星热分析以及热设计造成很大困难。通过合理的分析与简化,推导出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空间外热流的解析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地球反照周期平均值的简化计算方法,利用Nevada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以某倾斜轨道卫星为例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空间外热流模型与专业软件计算结果之间误差很小,应用这一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外热流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卫星极端吸收外热流工况,为卫星高低温工况确定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30.
佘世刚  王锴  周毅  马沛  宁银  申健 《宇航学报》2014,35(7):857-862
A way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e(HTS)filter in the space is presented,and advantages of the HTS filter used in the space technology field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ceiver, reduce the noise factor of the receiver, decrease the antenna received area, increase the TT&C coverage of spacecrafts, and so on are analyzed. An on\|orbit verification device of the HTS filte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is devi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satellit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