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56篇 |
航天技术 | 62篇 |
综合类 | 28篇 |
航天 | 1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为满足ADS-33E-PRF所规定的飞行品质,有效克服模型外部扰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直升机姿态控制策略.建立UH-60A直升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和风模型,并进行配平计算以验证动力学模型和配平算法的准确性.在增稳反馈回路的基础上,基于单输入单输出的二阶LADRC控制器搭建了UH-60A的姿态解耦控制回路.针对ADS-33E-PRF品质要求,将控制器参数整定转变为时域与频域内的约束优化问题,结合H∞综合算法和最速下降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对姿态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品质评估,并在大气扰动下对姿态保持控制进行了仿真,仿真和品质分析表明基于LADRC的姿态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解耦性能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半个多世纪以来,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战机都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下走上历史舞台,或闪耀着成功的光芒,或经历着尴尬的失败,以F-22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将是21世纪上半叶的主要战斗机。这种在实验室里由军方想象未来战争环境而催生的昂贵战机,能在未来空战中发挥主导作用吗?对此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55.
基于WindowsXP下的DDK工具包,开发了转台用ISA测角板卡的设备驱动程序.阐述了WindowsXP的体系结构和驱动程序开发工具DDK.实现了I/O读写、内存读写和中断的设备驱动程序.介绍了设备驱动程序调试与安装. 相似文献
156.
针对天线反射面研制过程中的精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CAD模型的自动测量技术和反射面数据处理技术的精度测量方法。在测点均匀布局规划和工件与模型对齐的基础上,自动获取反射面的完整测量数据,利用最优化算法使实测数据和理论模型达到最佳匹配,实现反射面面形精度的准确评价并获得变换矩阵。最终通过偏差矢量图表达天线反射面的面形偏差趋势,并利用获得的变换矩阵修正加工基准,有效保证了反射面的成型精度和加工精度,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满足了反射面制造过程中的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157.
根据ELID磨削的特点,设计了专门用于研究ELID磨削的试验台。其电极间隙、电极面积和砂轮切向力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并且设计了专门的砂轮取样机构以方便对钝化膜状态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试验台上可以较好地模拟砂轮电解预修锐和ELID磨削过程。 相似文献
158.
为了解高周振动应力对TC11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TC11的低周疲劳、高周疲劳、以及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低周复合循环降低了TC11钛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复合循环载荷中,高周平均应力水平 σ major和应力比 R minor对高低周复合寿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载荷下的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特征,高低周复合疲劳断口与高周断口有较明显的区别,高低周复合载荷中的低周循环引起的较大滑移是引起疲劳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9.
针对基于预测器的递推子空间辨识(RPBSID)方法在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时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PBSID方法并应用于航天器的时变模态参数辨识。与原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在求解状态量时不需要逐个时刻构建相应的Hankel矩阵,而是利用仿射投影算法(APA)实现状态量的递推估计,从而减少了辨识过程中的数据量。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状态变量递推得到时变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模态参数。在数值仿真中,建立带有大型挠性附件的卫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系统模态参数线性变化、突变和周期改变的情况,利用改进的RPBSID方法对结构的时变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进行了辨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辨识系统的时变模态参数,而且与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0.
为了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着陆引导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可在无人机着陆段采用基于激光的无人机精确引导方法。本文对激光相对引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激光引导的无人机着陆试验流程,并基于某无人机平台完成了试飞验证,获得了重要的试验数据,最后将激光相对引导数据与差分GPS引导数据统一转换到地平坐标系下,完成了两种体制的数据比较和误差分析,并进一步梳理了将激光相对引导技术推向工程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