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167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超精密球度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球度测量方法很难达到亚微米级的测量准确度。为此,提出了超精密球度激光干涉测量的新方法,介绍了测量装置的结构及测量原理,并给出了球面波和球度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22.
基于全速势方程的超临界翼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涛  张淼  李亚林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4):58-60,64
基于全速势方程,完成了超临界翼型设计。首先分析了最优化设计和反设计两种常用的翼型设计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利弊,选用最优化设计法。结果显示,设计理论和实施方法完全适合现代翼型设计,设计结果可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诸如巡航状态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攻角、翼型最大厚度及厚度位置、巡航效率、压力分布形态、激波强度等等。  相似文献   
323.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表征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磁性高分子微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四种制备方法,即共混包埋法、界面沉积法、活化溶胀法和单体聚合法的工艺过程及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各项特征(如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磁含量、磁响应性及耐酸碱性等)的表征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24.
张毅  苗育红 《飞行力学》1997,15(2):91-96
研究了再入体零迎角再入飞行过程中的烧/侵蚀耦合效应,讨论了烧/侵蚀耦合效应对导弹落点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烧/侵蚀外形法向处理方法,并对不同的再入条件进行了烧/侵蚀外形及再入弹道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烧/侵蚀外形法向处理方法简单可靠;零迎角再入飞行时烧/侵蚀耦合效应能够引起一定的落点偏差,且落点偏差的值与再入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25.
应用区域分裂算法(简称DDM)对湍流流场进行数值研究。对湍流流动控制方程建立一种通用的DDM-1计算格式SI,ω,给出重叠区域内变量处理方法。DDM-1的SI,ω计算格式的适用性由突扩圆管分离流流场数值计算所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采用SI,ω计算格式所预测的再附点位置及平均轴向速度、湍动能强度比在整个计算区域内采用单一模型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326.
谢理科  梁华  李军  苏志  魏彪  陈杰  田苗 《推进技术》2019,40(10):2216-2225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PFC)能有效抑制翼型附面层分离,增加升力,推迟失速,应用前景广阔。流场的延迟效应是指采用PFC进行流动控制时,激励关闭后,流动控制效果仍存在的现象。本文对新型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μs-DBD)的体积力和冲击波特性进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风洞实验,进行流场的延迟效应研究,测试μs-DBD的延迟时间和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μs-DBD能同时产生体积力和冲击波作用,同时也能在流场中产生明显的延迟效应,延迟时间不小于1200s,远大于毫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AC-DBD)产生的延迟时间(150s);激励电压和来流速度越大,翼型迎角越小,延迟效应越强;等离子体激励能使流场失稳分岔,并转变为更优的分岔解;延迟效应研究在节约能耗、延长激励器寿命、PFC控制律设计和风洞实验方法优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7.
激光陀螺谐振腔内部的工作气体纯度直接影响陀螺的光功率输出,吸气剂作为激光陀螺内部维持气体纯度的关键部件,是决定激光陀螺光功率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针对激光陀螺对吸气剂的使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含振动冲击筛选与质谱检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吸气剂的结构强度、吸气性能与激活条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某种吸气剂选型是否满足激光陀螺的使用要求,为激光陀螺吸气剂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28.
树脂基防热材料长时间烧蚀后的变形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树脂基防热材料长时间烧蚀后变形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某改性石英纤维织物/酚醛复合材料烧蚀后碳层厚度、不同温度线胀系数及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提出内部热应力是导致材料长时间烧蚀后变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9.
以国产QYZ5200TCB型飞机除冰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除冰车作业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Pro/E创建除冰车作业臂虚拟样机,根据样机模型,通过Pro/E与ADAMS两个软件之间的专用接口程序Mechanism/Pro,将除冰车作业臂模型导入到ADAMS中,添加复杂约束和载荷,运用ADAMS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从而实现基于Pro/E和ADAMS的对除冰车作业臂的联合仿真分析,并通过稳定性试验对基于仿真模型的实体作业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冰车作业臂的运动平稳可靠、连续性好且无干涉,仿真分析具有可靠性.为民航相关装备的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30.
为了适应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满足空间科学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以及实现调制体制灵活性的要求,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应用的高速调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基于FPGA和DAC的通信调制技术, 可在硬件设计不变的情况下, 实现QPSK, 8 PSK和16 QAM等多种调制方式下的高速数据传输. 分析了高速调制在硬件实现上的技术难点, 解决了高频率高精度同步时钟生成、高速数据转换、宽带调制等技术问题. 实测表明, 在载频为2 GHz时, 该调制系统在8PSK调制下速率可达750 Mbit/s, 且调制信号的矢量幅度误差(EVM)仅为3.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