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穆凌霞  余翔  张友民 《宇航学报》2021,42(9):1162-1171
针对传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TAEM)制导方法在精度和实时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维鲁棒制导方法,提高扰动情形下的返回精度。首先,转换RLV时域制导模型为以高度为自变量的等效模型,设计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制导算法,根据运载器当前状态生成满足动力学、末端和动压约束的状态轨线及制导指令;输入指令至RLV时域制导模型,一个制导周期后根据当前飞行状态更新制导指令,抵抗气动、大气及质量偏差等扰动。标称和扰动两种情形下的仿真验证了制导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2.
兰天  程慧霞  郭坚  穆强  董振辉 《宇航学报》2021,42(8):1027-1035
为优化嫦娥五号探测器操控,达到通过给任意具备测控链路的舱段校时即可实现多舱段组合体时间同步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接力式校时及误差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邻舱段间接力式时间传递实现舱段间时间自流动。设计了基于飞行模式的时间基准设备检索方法,通过统一的检索配置表使各设备能够根据飞行模式识别上级时间基准设备,实现了各舱段的自主校时。设计了总线控制器(Bus controller,BC)与远置单元(Remote terminal,RT)间的分布式时间传递误差控制方法,BC端修正时间信息发送时产生的误差,RT端控制时间信息接收时引入的误差,保证了整器时统精度。研究方法实现了多舱段复杂航天器的器内自组织时统,已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得到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可为后续航天器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为了在载人航天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全面定量识别和分析低温气动阀故障产生根源,增强低温气动阀的运行可靠性,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从人-机-环境方面对试验过程的低温气动阀故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引入复杂系统理论的脆性理论,基于低温气动阀异常破坏的脆性机理研究,构建低温气动阀的人-机-环境脆性模型,通过定义低温气动阀脆性因子的风险度和耦合度,提出低温气动阀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量化确定方法,从人-机-环境方面定量保证低温气动阀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为定量分析和改进低温气动阀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方法指导,为载人航天火箭发动机性能准确客观评价以及研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4.
本文从工艺成本的概念、组成、计算方式入手,通过对工艺控制的因素分析、实例论述,以及不同角度对工艺成本进行优化途径和措施的阐述,深入讨论了工艺成本控制与优化的可行性,以及企:业降低工艺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5.
针对航空机载设备可靠性增长试验数据不规则的特点,在AMSA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识别异常点的AMSAA模型与处理截断数据的AMSAA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经实例验证表明,识别异常点的AMSAA模型可以在给定置信度下识别出异常点并排除异常点对瞬时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极大似然估计值的干扰;截断数据的AMSAA模型能够利用被截取的部分数据,得到准确的瞬时极大似然估计值。  相似文献   
196.
目前弹射所用低温药柱的燃烧平衡产物中含有可燃气体成分,遇初容室内氧气后发生二次燃烧,影响初容室内流场与弹射内弹道特性。为了分析二次燃烧对自力弹射方案内弹道的影响,建立了自力弹射可压缩流动仿真模型,结合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与动网格技术,利用PISO(压力隐式算子分裂法)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二次燃烧使得初容室初始压力峰值时刻提前,并影响初始压力峰值大小。仿真分析结果为自力弹射内弹道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7.
基于气体射流的气液两相流动减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射流表面减阻特性,基于气液两相流动原理,建立具有射流功能的气液两相流动减阻计算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RNG k-ε湍流模型对射流表面不同射流方向角、以及不同气体射流速度情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分析气体射流对壁面黏性阻力、减阻率及流场的影响,研究气体射流的气液两相的减阻特性。结果表明:气体射流表面能够减小壁面黏性阻力,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四种射流方向角下,射流表面减阻率均在气体射流速度为5m/s时达到极大值,并且当射流方向角在xoz平面为-30°时,减阻率最大,为7.18%;数值模拟的减阻率效果略高于实验结果;气体射流的气液两相流动对壁面边界层进行了有效控制,减小了壁面的黏性剪应力和雷诺应力,导致壁面的黏性阻力减小,使得射流表面具有减阻性能。  相似文献   
198.
针对模型开发技术的技术特征,通过对模型开发方法中的模型建模、模型模拟、模型仿真及模型覆盖分析等技术的研究,结合型号软件工程实践,对模型开发在型号软件研制中的应用在体系、过程及文档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与现有体系规范及研制过程的符合性集成、模型软件测试鉴定以及与其他软件研制方法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与型号软件研制要求相符合的基于模型的开发过程方法,并介绍了方法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9.
研制出一种在晶化激光功率为4mW时晶化时间为180ns的可逆相变型光纪录介质。其擦写循环次数可达10~6次。分析了其快速晶化机理。  相似文献   
200.
An 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IDDES) method based on the k-x-SST (shear stress transport) turbulence model wa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unsteady vortex breakdown past an 80o/65o double-delta wing (DDW), where the angles of attack (AOAs) range from 30° to 40°. Firstly, the IDDES model and the relative numerical methods were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the massively separated flow around an NACA0021 straight wing at the AOA of 60°. The fluctuation properties of the lift a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measurements. For the DDW case, the comput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such mea-surements as the mean lift, drag, pitching moment, pressure coefficients and breakdown locations. Furthermore, the unsteady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such as the frequencies of force and moments, pressure fluctuation on the upper surface, typical vortex breakdown patterns at three mom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kinetic turbulence energy at a stream wise section. Two dominated modes are observed, in which their Strouhal numbers are 1.0 at the AOAs of 30°, 32° and 34° and 0.7 at the AOAs of 36o, 38° and 40°. The breakdown vortex always move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nd its types change alternatively. Furthermore, the vortex can be identified as breakdown or not through the mean pressure, root mean square of pressure, or even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