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202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更好利用叠加式双阻尼振荡模型(ABDOM,Accumulative Bi-Damped Oscillation Model)来描述、预测和评估真实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在提出理想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范型(ISPSDD,Ideal Sequential Process of Software Defects Discovery)的基础上,对ABDOM中软件缺陷发现阻尼 a 和软件缺陷发现周期阻尼 b 的规范化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了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质量评价指数 Q ,给出了其典型取值和相关意义,并将其引入ABDOM,最终得到了经过参数规范化和离散化改进后的ABDOM-Qd,并利用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数据对ABDOM-Qd 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2.
用于电火花加工的两级式电流型变换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冲电源是电火花加工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加工的工艺指标。与一般电源比较而言,它是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向负载提供所需的电功率,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扰动性。本文分析了无阻电流型电火花脉冲电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两级式结构的无阻电流型电火花脉冲电源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和控制方案,给出了脉冲发生电路和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制作了输出电流为20A的原理样机,通过实验波形分析,验证了电路拓扑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为该类电源变换器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铝合金腐蚀等级评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Y12CZ铝合金试件加速腐蚀试验为基础,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铝合金腐蚀形貌.采用基于二值特征提取的图像处理技术,确定LY12CZ铝合金的灰度闲值为0.25~0.3.并以此确定相应的孔蚀率,最终确定相应的腐蚀等级,以腐蚀等级作为铝合金腐蚀损伤的评价指标,为铝舍金腐蚀损伤演化规律表征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复合材料蜂窝夹层进气道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以全局响应面算法为基础的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进气道优化设计技术。该技术以复合材料蜂窝夹层进气道结构为研究对象,以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结合工程实际生产工艺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一般原则,使面板各方向角铺层厚度和蜂窝芯材厚度均选用离散变量,同时约束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的各种失效模式以及进气道工作环境的频率需求。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此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前苏联/俄罗斯火星探测器概况,分析了其火星探测器太阳电池阵、结构、测控、推进、热控,以及综合测试等分系统的先进技术特点与设计理念.其产品的模块化、测试的自动化、优化的发射流程可为我国未来火星探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毫米波卫星通信前端发射系统中固态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毫米波模拟预失真线性化技术。该技术采用毫米波共面线集成非线性器件,与传统的基于微带线集成非线性二极管器件的方法相比,避免了接地电感等不连续性干扰,提高了工作频率,拓展了工作带宽,在毫米波频段实现了宽带预失真非线性补偿。试验结果表明:在Ka波段13GHz(25~38GHz)频率范围内,由该技术实现的预失真线性化电路在输入功率15dB变化范围内,实现了3dB左右的增益幅度扩张和20°左右的相位压缩。将该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应用于改善一型工作频率为29.6~30GHz,输出功率为5 W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性能。双音信号测试结果表明:功放在1dB压缩点回退7dB的条件下,三阶交调失真改善度高于10dB,并在29.8GHz时达到19dB。该技术可用于满足现代大容量、高速无线通信,特别是毫米波卫星通信前端系统的需求,实现高质量、低误码率的数据无线传输链接。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太阳帆塔等细长结构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构型,以圆轨道内平面运动的空间柔性梁为研究对象,在质心浮动坐标系下,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姿态运动与弯曲振动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简谐形式的姿态运动假设,并验证了假设的合理性。基于此假设,分析了姿态运动与重力梯度对弯曲振动的第一阶频率的影响,重力梯度项的影响为简谐波动形式,而姿态运动使得弯曲振动频率降低,两者作用均随初始姿态角增大而增强。同时,推导了Mathieu方程形式的模态振动方程,并利用小参数摄动分析方法,得到了不同初始姿态角下的弯曲振动的稳定图,发现当初始姿态角越大时不稳定区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8.
民机机身段和舱内设施坠撞试验及结构适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典型民机机身段和内部设施的适坠性,设计并制造了7个框距的全尺寸机身段结构,安装了典型的舱内设施,包括3排航空座椅和2套行李架,建立了机身段结构和舱内设施的撞击有限元模型,通过预试验分析,确定乘员可生存的垂直坠撞速度为7 m/s.坠撞试验中,撞击平台材料为木质,撞击平台下方放置了12个载荷传感器,乘员由15个假人模拟,其中4个假人安装了传感器,行李用配重替代.撞击载荷、结构和假人的加速响应由动态数据采集设备(DAS)测量,并与图像测量同步,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和典型的结构、假人响应曲线.通过对撞击过程中机身段结构的能量吸收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3条提高机身结构适坠性的设计思路.根据适航条例对结构适坠性的要求和人体伤害指标,提出了综合适坠性评估指数(ICI)的概念,可对民机结构适坠性进行量化评估,并根据该评估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典型机身段的结构适坠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坠撞环境下,机身段结构的适坠性满足适航规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计算机并行接口在计量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并行接口的数据口、控制口、状态口寄存器的功能。充分利用其自动保持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内部锁存器,并以计量检测中的应用为例,阐述了TC2.0、VC++、VB下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精确测量涡轮叶片表面热障涂层温度对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设计和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热像磷光材料磷光特性的热障传感涂层在线测温技术与热历史磷光涂层离线测温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前者通过在线测量高温下磷光信号来获取实时温度信息,后者通过离线测量经高温服役后的磷光材料不可逆磷光信号变化来获取服役温度信息。这两项技术都适用于高温、高腐蚀环境下热障涂层非干涉、非接触式和高精度温度测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热障涂层在线/离线测温原理与方法、磷光材料与制备及应用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热障涂层在线/离线测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技术特点,并对这两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