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53篇 |
航天技术 | 133篇 |
综合类 | 33篇 |
航天 | 2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推进系统亚声速巡航的燃油经济性是决定战斗机作战半径的主要指标。在巡航过程中会因减少发动机推力带来进气道溢流量增加,使推进系统燃油经济性降低。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如何利用自身变循环特征减小进气道溢流进而提高推进系统燃油经济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研究了1种在亚声速巡航状态带可变风扇系统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利用自身变循环特征,实现等流量降低推力的方法。通过对可变几何机构组合调节的研究,获取了等流量节流方案,并分析了发动机在这一过程中的性能和匹配情况。结果表明:这种带可变风扇系统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能够在一定推力范围内实现等流量节流,减少进气道溢流量,提升推进系统在亚声速巡航状态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2.
新型ARMOR热防护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热防护系统是保证航天运载器安全、快捷、经济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经历了C/C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热防护结构后,一种新型的热防护系统应运而生-ARMOR(Adaptable,Robust,Metallic,Operable,Reusable)热防护系统(TPS)。ARMORTPS是一种可适应的、坚固的、金属性的、可操作的、可重复使用的新型热防护系统。它具有易于安装、使用寿命(耐久能力)长、材料的兼容性好、维修时间短等许多特点,是RLV的重要的候选热防护系统之一。本文介绍了热防护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要求。着重介绍了ARMORTPS的基本结构,连接方式和密封方法等特点。目前ARMORTPS外面板采用的材料为inconel617等材料.未来热防护系统外面板的候选材料为.γ~TiAl和微叠层等材料。最后总结了ARMOR TPS的优点。 相似文献
93.
针对如何提高无人机零长发射安全性的问题,以某型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对火箭助推起飞阶段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考虑火箭脱落前后质量和重心变化影响,建立其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了发射角、火箭冲程、火箭安装角和火箭推力线偏差等发射参数对发射动态过程的参数影响敏感性。设计了基于姿态控制增稳的起飞控制律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发射参数并严格控制火箭安装偏差范围,在此基础上,尽早启动舵面参与姿态控制可明显改善发射姿态,提高非标状态下零长发射安全性。研究结论可为无人机零长发射起飞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94.
95.
复杂软件系统往往由不同地域的研发团队采用不同的开发工具来协同完成,研发过程中存在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基于开放式生命周期协作服务(OSLC)规范来设计软件协同开发数据接口,有利于提高软件协同开发的效率.首次结合工厂模式和OSLC规范设计并实现数据集成接口,将不同工具的数据集成抽象成统一的公共接口,从而采用统一的数据接口和... 相似文献
96.
97.
99.
针对火星飞行器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优选了桨叶翼型、平面形状和扭转角等结构参数,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气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了旋翼转速、旋翼间距和桨叶安装角等飞行参数,设计了原理样机"火星飞鸟-I"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火星大气环境模拟器和重力补偿与运动约束装置,开展了模拟火星环境下旋翼式飞行器地面飞行试验,验证了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的推进性能,展望了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0.
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概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外极轨气象卫星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极轨与静止轨道两种气象卫星的业务应用卫星体系,重点介绍了“风云一号”(02星)即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任务、总体设计、技术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的进展。最后简述了新一代有轨气象卫星FY-3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